在所有导致失明的疾病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下称糖网病)是增长最快的,人工智能有望扭转这一局面。
国际糖尿病联盟的统计结果显示,截至年,我国糖尿病患者约1.1亿人。另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年3月发布的数据,目前我国糖网病在糖尿病罹患人群中的患病率为24.7%~37.5%。按此推算,我国的糖网病患者已超过万人。
这些患者平时在内分泌科进行控糖管理,内分泌科的医生不具备阅片能力,而眼科医生数量又严重不足(年仅有3.14万名眼科医生),无暇顾及糖网筛查。
近两年高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有望打破这一僵局。由于借助眼底图像就能较好地确诊,而且眼底图像获取条件相对宽松,糖网筛查成了人工智能落地医疗领域的绝佳土壤。目前国内尝试用人工智能进行糖网筛查的企业不在少数,而且看起来效果不错,准确率都达到了90%多。
不过正如北京致远慧图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孙宇辉所言,“AI+眼底糖网筛查领域现在缺乏一个行业标准,单纯从数字上来看,似乎大家都很好。这是这因为各家都有自己的数据库,各自的算法都是按照自己的数据进行训练的,然后以自己的数据来验证准确性,医院合作进行临床测试。”换言之,企业既是选手又是裁判。
这样测试出来的准确率可靠性有多高?AI筛查糖网的准确率到底该由谁来界定?医院是否认可这样的产品?医院?带着这些疑问,雷锋网采访了数家从事糖网筛查的AI领*企业、高校教授,以及眼科专家。
谈论准确率到底有没有意义?
“准确率不是衡量算法是否优秀的唯一指标。”肽积木CEO柏文洁认为,在正负样本不平均的前提下,用准确率衡量算法有很大的缺陷,甚至不具备参考意义。
她以互联网广告为例,“广告的点击数量是很少的,假设在千分之几这个量级,如果用acc(准确率)来衡量,即使最终全部预测成负类,也就是预测都没有点击,acc也有99%以上。”
柏文洁认为,衡量算法是否优秀要综合考量Precision(精确度),Sensitivity(灵敏度),F值以及AUC等多个指标。考虑到临床应用还要兼顾算法的计算速度,鲁棒性等多方面性能指标。再细化到具体应用场景,还要根据是到基医院散瞳进行精细诊断,决定算法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