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为老人提供陪诊服务这一职业正悄然兴起
TUhjnbcbe - 2022/9/23 11:00:00

浙江老年报见习记者李婳

近日,“陪诊师”正在北京、上海、重庆、杭州等城市悄悄兴起。记者在淘宝、美团等平台搜索“陪诊”二字,各式各样的陪诊服务相继跳出,并配有相关信息,如全天陪诊看护取报告单、有车可来回接送,性价比高……记者联系上其中一位陪诊师邱欣,看看她是如何陪伴老人就诊的。

邱欣毕业于杭州医学院,医院药房工作,工作中,她亲眼目睹许多老人看病不方便,对网上挂号等操作也不熟练,于是萌生了做专业陪诊师的想法。

这次,邱欣“接单”的对象是从绍兴赶来杭州看病的王大伯。王大伯的孩子常年在国外,老伴目前在隔离区,因为得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睛几乎看不见,急需来杭州做手术。按照王大伯的需求,邱欣当天就在浙大二院眼科中心挂了专家号。

次日,记者跟随邱欣迎接王大伯,老人初到杭州显得有些手足无措,邱欣热情地和他打招呼,医院一个相对安静的位子坐下,自己则迅速拿着王大伯的身份证在机器上取号,和护士确认就诊时间。候诊期间,见老人有些紧张,邱欣便拿出事先准备的杯子给王大伯接了杯水,还聊起家常,王大伯渐渐放松下来。他对邱欣说:“我在见到你之前可紧张了,现在比想象中好太多。”

因为提前做了功课,在医生问询时,邱欣很清晰地描述王大伯的病情及日常身体状况,大大节省了就医时间。做完各项身体检查后,王大伯被安排在下周一进行凝光手术。目送老人远去,邱欣坦言此刻的心情有点复杂:期待和老人相见,却又不希望再见。

邱欣告诉记者,这一单的费用在元/半天,包括老人接送服务费用,如果全天的话,价格是元,8个小时。如果用不了那么长时间,双方还可以协商退费。

浙江大学老龄和健康研究中心主任何文炯教授表示,家庭照护能力变弱和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对医疗相关专业知识、陪护需求的增加以及老人支付能力的提高等多种因素催生了这一新兴职业。他认为,随着老年人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化程度的加深,对陪诊师的需求将持续增长,陪诊师提供了一种新的就业机会,可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陪诊师的工作职责需要进一步完善,他们的专业水平也需要提高,这样客户才能更信任她们。”何文炯认为,面向老年人提供陪诊服务还是要更细致,比如,医院各个流程了如指掌,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同时保证服务体验感,期间和老人保持耐心、顺畅地沟通等。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老人提供陪诊服务这一职业正悄然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