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病例分享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BCD
TUhjnbcbe - 2021/11/20 0:45:00
病例作者王锦园博士,医院病例介绍

病例概述

男,48岁主诉:双眼进行性视力下降伴夜盲4年既往史:无特殊全身病史、眼部其他疾病史家族史:弟弟同病,父母、姐姐、妹妹、2个女儿、儿子、侄子、侄女均正常基因检测:CYP4V2c.-8_delTCATACAGGTCATCGCTinsGC纯合突变

专科检查

BCVA:OD0.05OS0.04

ETDRS:OD26字母OS13字母

眼压:OD14mmHgOS16mmHg

裂隙灯检查:双眼结膜、角膜未见脂质沉积,双眼角膜清,周边前房约1.5CT,瞳孔圆、对光反射灵敏,晶体清,c/d=0.2,视网膜血管纤细僵硬,双眼底后极部背景呈青灰色调,其上可见高亮*白色结晶散布,大小不一,*斑中心较密集,亦有融合成斑块状,*斑及周边可见骨细胞样色素沉着,视网膜萎缩,暴露脉络膜血管。

01眼底彩照,自发荧光双眼自发荧光可见RPE层萎缩区呈现的低荧光,患者后极部上下血管弓之间及视盘周围大面积RPE明显萎缩,可见散在的岛样RPE残留,颞侧RPE保存较好。02微视野OD:OS:双眼微视野可见固视点偏颞侧,与RPE存留区域对应,颞侧视力呈阶梯样递进,RPE萎缩区域视网膜敏感度为0,固视点不稳定,总体呈横向椭圆,提示患者视物习惯为颞侧视物。03SS-OCTOD:

OS:

OCT可见RPE层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不同程度的萎缩,高反射的小结晶沉积分布在视网膜各层,外层多见,RPE-Bruch-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较多。外核层可见形态各异的管状结构(outerretinaltubulations,ORTs),表现为球形低反射外围一圈高反射。双眼颞侧可见较为完整的RPE层。

04SS-OCTA

OD:

OS:

.12.3

.5.13

OCTA可见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减少。半年随访结果可见*斑区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萎缩变化,通过OCTA的定位显示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萎缩的边界无明显进展,但*斑区萎缩部分较半年前稍有加重。

05实验室检查

患者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E偏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提示肝功能异常,胆固醇代谢异常,高敏CRP偏高,提示体内炎症反应。

病例诊断

双眼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2期

鉴别诊断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白点样视网膜变性,药物所致结晶样视网膜病变

病例小结

SS-OCT可以清楚地显示视网膜及脉络膜的萎缩程度,RPE层的萎缩状态,眼底高亮*白结晶的断面层次,辅以SS-OCTA,在无创的条件下显示了患者脉络膜血流层的特征,结合OCT定位,可观察患者萎缩灶的范围,在随访过程中也可以判断病情进展。

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BCD)

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BiettiCrystallineDystrophy,BCD)是一种累及脉络膜和视网膜的退行性变性类疾病,其典型特征是视网膜内分布不均的闪亮的*白色结晶(脂质沉积),部分患者不同程度累及角膜缘表层。

BCD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疾病,已报道在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中有3%为BCD患者[1],推测BCD在全世界的患病率为1:[1,2],BCD在东亚尤其是中国、日本和韩国较为常见,中国的患病率为1:[3]。其主要病因为CYP4V2上双等位基因的病理性突变,目前已发现的基因突变位点有超过个,东亚人群中最常见的为c.-8_delinsGC,其次是c.-2AG,欧洲人群为c.AG和c.TC。由CYP4V2编码的细胞色素pV2(家族4,亚家族V,多肽2)蛋白是一种脂肪酸氧化酶,脂质代谢失调导致脂肪酸底物转化为n-3多不饱和脂肪酸减少[4],与BCD的发病相关。[5]

临床上,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夜盲、视野缺损、色觉损伤、飞蚊症、闪光感、单眼复视,但是发病、病程、症状、严重程度都存在异质性,相同年龄、来自同一家庭或同一突变位点的患者均存在异质性。同一患者的双眼亦常有异质性。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晚期面临视力丧失,病程进展通常非常缓慢。

BCD可分为三个病程阶段,一是后极部RPE萎缩伴结晶沉积,二是RPE萎缩扩展,后极部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结晶沉积融合,数量变少,三是RPE-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扩展,眼底残留的结晶沉积较少[6]。目前没有针对BCD的特定治疗方法,对患者的有效管理仅包括低视力的优化,对并发症如CNV、*斑裂孔的治疗,抗生素和激素治疗伴发的炎症性疾病[7],以及家族遗传学建议。[5]

王锦园博士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博士研究生在读,眼底病方向。

本病例仅用于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病例分享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