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爸妈
如何健康地吃粽子
既然是端午节,就少不了要吃粽子。但老人家吃粽子是有讲究的,特别是患有糖尿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是长期高血糖导致的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严重可致盲。研究发现,单纯糯米粽子的升糖指数(用于衡量吃完某类食物后引起血糖反应的指标)高达87,比白米饭对血糖的影响更大,更不用说甜粽子了!因此,糖尿病和糖网病的患者其实并不适合吃粽子。但端午节不吃粽子又感觉似乎缺了点什么。为了让糖网病患者能享受粽子的美味,同时减少因此带来的身体伤害,我们制作了一张图,让大家更了解粽子,知道如何健康地吃粽子。其实,即使不是糖尿病或糖网病患者,为了保持健康和好身材,吃粽子的时候也应该注意热量摄入,可以把粽子当主食,搭配蔬菜一起吃。在粽子的种类上,可以尝试自己动手制作或购买粗粮粽子。教爸妈
预防「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与糖网病类似,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是高血压在眼部的一大并发症,可夺走老人视力。高血压为什么会导致眼底病变?
我们知道高血压会直接危害血管健康,眼底视网膜上也有血管。视网膜就像相机的感光底片,是重要的视觉器官。高血压会造成视网膜动脉血管损伤,引发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问题,严重的可致盲。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与什么有关?
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中70%会患上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年龄、血压升高的程度、患病时间的长短是影响患者发生眼底改变的重要因素,年龄越大、患病时间越长,眼底改变的发生率越高。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能自查吗?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初期没有症状,很难自查,医院进行眼部检查。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怎么治疗?
一方面要针对高血压进行治疗和控制,用药物把血压平稳控制在理想水平(一般是/80mmHg),同时找出导致高血压的病因并治疗;另一方面,针对视网膜的出血、渗出等症状,给予改善循环的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如何预防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确诊高血压后,应立即做眼底检查,如果尚未出现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应每隔半年复查眼底;如果血压波动较大,或血压值长期处于高水平,就要每1~3个月复查一次眼底。
同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制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维持血压、血脂的稳定,对防治高血压性眼底病变十分重要,可以从源头处减少病变的发生率。
医生强调,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越早发现、越早干预,治疗效果越好,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定期检查眼底。
时光匆匆,某天你会突然发现,原本一直是我们的支柱和靠山的爸爸妈妈,渐渐地被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缠上,失去了眼中的光彩。此时,我们能尽的孝心,不就是跟他们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