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FM科普近视高于度应常查眼底眼
TUhjnbcbe - 2021/6/2 19:33:00

近视度数大于度、伴有眼轴延长、眼底视网膜和脉络膜萎缩等退行性病变为主要特点的屈光不正,被称为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其治疗和预防与一般近视不同。在我国高度近视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表现为儿童早期出现近视,近视度数进行性增加,眼底视网膜脉络膜病变逐年加重,从而产生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高度近视又称为病理性近视、恶性近视、遗传近视等。

高度近视的主要表现

高度近视患者,除远视力差外,常伴有夜间视力差、飞蚊症、漂浮物、闪光感等症状,并可发生程度不等的眼底改变,如近视弧形斑、豹纹状眼底、*斑部出血或形成新生血管膜,可发生形状不规则的白色萎缩斑,或有色素沉着呈圆形黑色斑;视网膜周边部格子样变性、囊样变性;由于视网膜牵拉的关系,在年龄较轻时出现玻璃体液化、混浊和玻璃体后脱离等。与正常人相比,发生视网膜脱离、撕裂、裂孔、*斑出血和新生血管的危险性要大得多。常由于眼球前后径变长,眼球较突出,眼球后极部扩张,形成后巩膜葡萄肿。

高度近视常见的并发症

高度近视在我国患病率较高,约1%左右。高度近视可发生很多并发症,严重者可以致盲,在我国致盲性疾病中占第6位。主要的并发症有:

1、后巩膜葡萄肿:主要表现为眼球后极部向后扩张,视神经和*斑周围视网膜变性萎缩,矫正视力下降。近视度数越高,后巩膜葡萄肿的发生率越高。

2、视网膜萎缩变性、出血和裂孔:由于眼轴变长,后巩膜葡萄肿等因素,高度近视患者容易出现视网膜变性、裂孔,引起出血和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

3、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表现为后极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引起出血,影响视力。

4、视网膜脱离、白内障、青光眼:由于巩膜扩张和视网膜变性,高度近视患出现视网膜脱离的机会比非高度近视着高7-8倍。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和青光眼的机会也比正常人高。

高度近视患者需要注意定期检查眼底眼压

由于高度近视的并发症比较多,有些并发症需要及时处理,有些并发症如视网膜变性、裂孔等需作预防性治疗,防止失明。所以,高度近视患者应医院检查眼底、眼压等,以便作到早期发现异常情况、早期治疗。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FM科普近视高于度应常查眼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