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Stavrakas希腊
本研究旨在探讨与成功的*斑裂孔(MH)手术后视网膜下液(SRF)持续存在密切相关的术前因素,并明确术后视网膜脱离是否与最终的解剖和功能转归有相关性。
我们对从年3月到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34名特发性全层*斑裂孔(FTMH)患者35只眼进行了回顾性研究。任何影响视力的眼球疾病,如角膜混浊、青光眼、年龄相关性*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既往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都被排除在研究之外。因晶体混浊行白内障和*斑裂孔联合手术的患者也被排除在研究之外。所有患者术前行谱域(SD)OCT检查。所有患者统一使用23G、三通道方法行PPV联合ILM剥除手术。手术结束前,依手术者的经验使用14%C3F8或25%SF6气体填充。术后SD-OCT影像评估包括*斑孔的闭合(完全接近闭合且裂孔边缘平整)、随访期内SRF的出现以及包含SRF囊的基底径的测量。随访期为12+2.7个月。威氏符号秩次检验和曼-惠特尼U检验法对大量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全部统计分析都通过SPSS软件完成。
本次研究FTMH眼中有31例有晶体眼、4例先天性白内障眼。22名女性和12名男性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6岁。10只眼睛(26.5%)为2期MH,17只眼睛(50%)为3期MH,8只(23.5%)为4期MH。9只眼睛(25.7%)中发现有ERM,13只眼睛(37.1%)有后部玻璃体与MH的一侧边缘相连。全部眼睛(%)MH都完成了解剖上的闭合。术后40.0%发生SRF,而另外60%的*斑中心凹解剖近乎“正常”。SRF在全部的14只眼睛中逐渐减少,但在随访末期却仅有9例消失。术后SRF的发生发展与2期FTMH(p=0.)密切相关、与MH边缘及与边缘相连后部玻璃体的最短距离范围越小越相关。BCVA在术前平均为0.55+0.23,并显著提高到0.33+0.2(p0.05)。在随访期末,术后BCVA在无SRF发生眼要优于术后早期便发生SRF眼(分别为0.40+0.23、0.32+0.20),但这个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30)。
有人认为,MH成功手术闭合后出现的SRF是愈合过程中的生理反应。我们研究中术后SRF的发生率与其他现有报道相比有明显差别,我们还发现在大多数病例中都是缓慢消失并持续存在。我们发现的三个预后因素有可能代表了*斑裂孔自然病程的早期阶段,因此,短期裂孔在术后更可能出现SRF。这或许提示MH闭合的形态学特征可能并不单一决定于MH的分期或大小,而是还有其他因素参与。虽然无术后SRF眼较术后SRF消失眼的视力看起来要好,但这种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持续存在的SRF似乎并不影响最后的视力转归。要阐明持续视网膜下液的机制及其形成,尤其是在这个药物玻璃体溶解的时代,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