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头条伴有视网膜下脓样沉积的梅毒性脉络
TUhjnbcbe - 2020/11/19 10:47:00
北京中科医院公益抗白无止境 https://m-mip.39.net/pf/mipso_4892467.html

本文作者医院眼科张昊王海林,本文已发表在《眼科学大查房》年第5期。

患者男,41岁。因左眼视物不清8d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高血压10年,血压最高/mmHg(1mmHg=0.kPa),未系统用药。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眼科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指数/眼前,不能矫正。

裂隙灯检查:右眼前节未见异常;左眼结膜无充血,细胞(-),房水闪辉(-),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RAPD)(+)。

前置镜眼底检查:右眼未见异常;左眼玻璃体细胞(+)、闪辉(+),视盘色可、无明显浮肿但边界欠清,*斑部视网膜浮肿、网膜下*白色渗出伴下方脓样沉积,静脉略增粗、颞上分支迂曲,*斑区散在小片出血(见图A)。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见图B):右眼未见异常;左眼视盘边界模糊伴晚期轻度渗漏,颞上分支静脉迂曲增粗并晚期着染,*斑区毛细血管渗漏,下方*斑部网膜下舟样荧光遮蔽。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见图C):左眼*斑区视网膜增厚伴中心凹区神经上皮浅脱离,视网膜下中高反射物质沉积、下方明显,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IS/OS)层反光带及外界膜反光带消失。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12.42×/L,中性细胞计数9.08×/L,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链球菌溶血素O均在正常范围,抗核抗体谱(-),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血压/mmHg。空腹血糖(FBG)5.1mmol/L。X线摄影检查未见异常。螺旋体试验(TPPA)(+),快速血浆反应素(RPR)1:16。

初步诊断为:左眼梅*性脉络膜视网膜炎,左眼梅*性视神经炎。

给以苄星青霉素G肌注联合青霉素静点治疗,3个月后左眼视力0.6。前置镜眼底检查:视网膜浮肿消退,网膜下渗出消失,静脉走行恢复正常(见图D)。OCT(见图E):神经上皮厚度减低,网膜下中高反射物质消失,IS/OS层反光带及外界膜反光带大部分恢复。RPR1:4。

梅*性眼底病变表现多样,可以为脉络膜视网膜炎[1-3]、玻璃体炎、视网膜血管炎[4,5]、内层视网膜炎、视神经炎[6,7],其中以脉络膜视网膜炎、玻璃体炎、视网膜血管炎多见,但伴有视网膜下脓样沉积的报告少见。

该病例中患者初诊时视力只有指数/眼前,驱梅治疗后视力恢复到0.6,再次提示梅*性眼病的早期正确诊断和治疗对视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

(《眼科学大查房》原创作品,未经书面授权,其他

1
查看完整版本: 头条伴有视网膜下脓样沉积的梅毒性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