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小筛宝贝后悔了,孩子在这个年龄看电视玩手
TUhjnbcbe - 2025/3/23 10:50:00

自从智能电子设备诞生后,粑粑麻麻们除了上班时间,其他时间都是围绕着手机、电脑、电视……展开的~

这原本是一个家长深度陪伴孩子的机会,却因为电子产品的介入,变成了家长——电子设备——宝宝的“三角关系”。

全家一起吃饭时,边吃饭边看电视;

粑粑陪宝宝看绘本,变成粑粑陪宝宝看电子书;

入睡前麻麻说故事,变成入睡前宝宝看故事……

很怀念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全家人一起愉快聊天;如今,连家庭聚餐都变成全家人的手机聚会……

然而,问题来了……

每天长时间地玩手机看电视,

娃的眼睛还顶得住吗?

家长们要知道,孩子的视力发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出生就能清楚地看到这个世界。

英国眼科医生RomeshAngunawela曾制作过一张动图,能让人们清晰地看到孩子从出生到12月龄的视力发育全过程。

宝宝0-3岁,是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

*1岁时,宝宝的视力只有0.2,能注视3米远的小玩具。

*2-3岁时,视力大约只有0.5-0.6,还没接近成人视力,此时极易使视力丧失。

*到了4-5岁时,视力大约为1.0,各种眼部生理反射已形成并趋于稳固。

*6-7岁时才进入成人的视觉。

*而立体视功能到9岁才可达到正常。

孩子的正常视力=

孩子的年龄(周岁)×0.2=孩子的正常视力值

例如,孩子的年龄是1岁,那么就用1×0.2=0.2,0.2就是孩子的正常视力值。如果孩子的视力值严重低于这个标准,就要警惕孩子是不是近期用眼过度,有近视的倾向了。

由于宝宝视力发育的好坏不能非常直观地被观察出来,所以有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有所疏忽。等到孩子上了幼儿园,做视力检测时,才发现竟然散光、近视了或存在其他视力问题。

经常听到有家长笑着说,自己的小宝贝还不会说话,但手机已经玩得很溜了。并以此认为自己的孩子很聪明。

你也会经常听到越来越多的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上了幼儿园后,做了视力检查,结果检查出了视力散光,真是非常后悔当初让宝宝过多看电视,玩游戏。

都说,上得去下不来的是体重,下得去上不来的是近视。视力的损伤是不可逆的。作为父母,应该对孩子的眼睛进行细致的呵护,让孩子的视力更加健康地发育。

有些家长习惯用手机、电视哄孩子,自己倒轻松了,“孩子一哭闹,给他手机、打开电视,他立马就不哭了。”但过早接触、长时间使用电子显示器。就是大人也会近视,更别说是视力正在发育期的孩子了。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很难完全避免这些电子产品的使用。那么应该怎么做,才能减少电子产品对孩子的视力的影响呢?

家长们注意:

户外时间不足,观看距离太近,用眼时间过长,这是损害视力的三大因素。

严格控制观看时间

美国儿科学会AAP(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发布了官方文件,就家长如何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与避免孩子接触不良信息提出建议。

2岁以内的孩子不要使用电子产品,和家人打视频通话的除外。

2-5岁的儿童每天的屏幕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且应观看高质量的节目;

5岁以上的儿童,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家长让孩子自己控制时间,但是要以充足睡眠和户外运动时间为前提。

现在电子设备这么普及,想要杜绝宝宝接触或使用电子屏是很难做到的,只能时间上限制用眼造成的视疲劳,预防近视的发生。

美国眼科专家提出“20、20、20原则”,不管是看书、看电视,还是玩手机、ipad,遵守这个原则,就可以减少电子屏幕对宝宝视力的伤害。

20、20、20原则:

持续用眼时间20分钟时

看20英尺(大约6米)外的东西

停留20秒以上

严格掌握观看距离

除了要控制用眼时间,还要保持眼睛与显示屏的距离。

电子产品的液晶显示器存在大量的短波蓝光。而短波蓝光属于光谱中对眼睛伤害比较大的一种,它能穿透晶体和玻璃体,到达眼底黄斑区,对眼底的黄斑造成一定的损伤,进而影响孩子视力。

因此,以下几个方面也是需要注意的:

控制距离(离电视2.5-4米;离ipad或手机至少30厘米);

保持房间光照充足,不能在黑暗环境下,同时也避免光线过强致屏幕反光。

坐姿正确(不躺着看、趴着看、歪着看)。

用亲子互动代替玩手机

让宝宝过早接触电子产品,不仅仅是对视力的伤害,整天与电子产品打交道,对孩子的交际也会有不好的影响。

家长自己也要以身作则,不要总在孩子面前玩手机。要记住,最好的教育,就是做好自己。家长应多与孩子沟通互动,用亲子互动游戏代替网络游戏,做好网络安全教育,并提醒孩子要注意人际关系。

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时间越长,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自然就越少。

定期做视力检查

有些家长认为,宝宝还小,不需要检查视力,而且检查的时候宝宝也不能好好配合。

然而,宝宝的视力以及眼部异常是很不易被察觉的问题,如果孩子存在眼部异常,散光、近视、弱视以及一些先天性眼病,比如先天性青光眼、视网膜病变,家长是很难凭自己在家观察就能判断的。

所以建议,孩子出生后就应定期接受眼部及视功能检查。孩子出生后除了儿科医生对眼部的常规检查外,还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除了常规的眼科检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出现以下这些问题,家长也需要及时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筛宝贝后悔了,孩子在这个年龄看电视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