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我们为什么会得糖尿病肾病得了糖尿病
TUhjnbcbe - 2025/3/15 9:03:00

“糖尿病”是一种非常麻烦的疾病,很多糖友都深有体会,它不像“高血压病”,只要每天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就行了,药物用好了,血压就可以控制得妥妥的,测量血压也方便,自己买个电子血压计,按一下按键,无痛立即就可以测出血压。

而“糖尿病”却不行,如果你不严格控制饮食、降低体重、适当运动,即使使用再好的降糖药物,血糖也不可能控制平稳,另外,血糖的监测也麻烦,需要使用采血针扎手指,挤出血,滴到血糖仪试纸上,才能测量出自己的血糖水平,这不仅有些麻烦,而且还痛,并且“胰岛素”没有口服制剂,有时为了控制好血糖,你每天还要挨几针,这让很多人无法接受。

测血糖

鉴于血糖控制和监测过于麻烦,很多糖友得过且过,该吃的吃,该喝的喝,降糖药物记得就吃点,不记得也就算了,来个眼不见为净,甚至还有很多糖友说,今天我吃多了,觉得血糖高,有点不舒服,我就多吃些降糖药,平时情况还好,我就少点降糖药。

有些糖友更有意思,糖尿病时间久了后,普通降糖药物已经无法控制血糖,于是医生建议“胰岛素”降糖,在医院里,医生好不容易把“血糖”控制良好,糖友们回家后,自我感觉良好,如是,将本来的四针胰岛素改成三针或者两针,将两针胰岛素改成一针,甚至有些糖友还擅自更换胰岛素种类,过一段时间,医院复查时,血糖有变得稀烂,这让医生哭笑不得。

长此以往,久而久之,很多“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就找到了糖友们身上,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糖友们会逐渐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肢体麻木、肢体感觉异常、肢体疼痛或温度觉减退,还有水肿、夜尿增多等症状。

糖尿病肾病进展可以出现水肿

所有的并发症中,以“糖尿病肾病”最为可怕和致命,据统计,我国有30%-40%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肾脏损伤,而“糖尿病肾病”已经成为“终末期肾病(尿毒症)”第一位的病因,并且这种情况还在进一步加重,目前肾内科住院的“尿毒症”患者,可能有40%-60%为“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肾脏损伤,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可以完全逆转它的病程,它会逐步进展直至出现肾衰竭。

糖尿病肾病可以引起尿毒症,需要透析

为什么有些人多年的“糖尿病”也没有出现“糖尿病肾病”?而有些人几年就出现了“糖尿病肾病”呢?

1.首先,我们得承认有遗传因素的影响,说得透彻点,就是你的基因先天性比不过别人,这个没法改变,我不做强调。

2.其次,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你的血糖控制不佳,而别人血糖长期控制良好。

3.另外,糖尿病患者很多还合并有其他兄弟姐妹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这些病俗称“四高”,我们也需要把这“四高”控制良好,才不容易引起“糖尿病肾病”。

4.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对肾脏功能的监测,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尿微量白蛋白”,如果这个指标开始升高,说明你并发了“糖尿病肾病”,一定要及时干预和治疗,才能避免病情的进展和恶化。另外,要做“眼底照相”检查,如果你出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极有可能你同时也并发有“糖尿病肾病”。

得了“糖尿病肾病”后应该怎么办?

1.严格控制血糖,如果口服药物血糖控制不佳,该上“胰岛素”还得上“胰岛素”,不要怕疼,如果以后你出现了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特别是糖尿病肾病,那你受到的痛苦将远远大于“胰岛素”注射所带来的痛苦。

2.加强血糖的监测,建议每周自测血糖4-7次,不仅要测空腹血糖,还要监测餐后血糖,每3医院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血糖、血脂、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只有这样,才能判断出你的血糖控制是否良好,才能更好的调节降糖药物。

3.如果你发现自己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医院做“眼底照相”检查,如果你被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你最少有50%以上的可能也患上了“糖尿病肾病”,这时你需要尽快完善肾脏方面的检查,并及早干预和治疗,保护肾脏功能。

4.一旦被确诊了“糖尿病肾病”,在思想上,你一定要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如在外面请客吃饭、吸烟喝酒、熬夜打牌这些坏习惯尽快戒掉,不然以后你想喝口水、散散步都会成为一种奢望。

5.一旦被确诊“糖尿病肾病”,尽量选择对肾脏有保护作用的降糖药物治疗,如“列净(恩格列净、达格列净等)”类和“肽(利拉鲁肽、度拉糖肽等)”,如果肾功能恶化,很多降糖药物都将无法使用(有禁忌),建议优先使用“胰岛素”。

6.确诊“糖尿病肾病”后,没有禁忌的情况下,尽快加用“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酯)”或“普利(贝那普利、雷米普利)”类药物,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这类药物对肾脏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以明显的延缓肾病的进展。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能杜绝慢性病进展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们为什么会得糖尿病肾病得了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