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16日下午6点,医院密云院区收治了一名胎龄只有29周加5天的早产宝宝,体重仅有克。经过密云院区儿科医护团队46天的精心呵护,早产宝宝“小叮当”顽强地闯过了一道道难关,于近日顺利“通关”出院。
“小叮当”出生时只比成人手掌大一点,全身肤色青紫、呼吸急促。医院常驻儿科医师白薇与密云院区医护人员立刻给予T-组合持续气道正压,由新生儿转运暖箱转运至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并无缝转接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早期成功置入脐静脉导管,为静脉营养提供了可靠的血管通路。
第二天一大早,医院中心院区儿科副主任侯新琳和护士长蒙景雯赶往密云院区,组织大家研讨病例,制定治疗方案,并就脐静脉导管的维护、注意事项和禁忌症进行全面细致的培训。
“小叮当”的病情复杂多变,对于刚成立监护室的儿科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护理姐妹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小孕周新生儿,最好能有一名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专业护士来指导。当天下午,中心院区高年资NICU护士王莉娜就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儿科病房,将专业知识倾囊相授。3天后,密云院区的儿科护士已经可以独立完成29周早产儿的24小时护理工作。
因胎龄过小,“小叮当”在住院期间出现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呼吸暂停等并发症。这对儿科医护人员来说,是一场能力、毅力、爱心、细心和耐心的考验。为全力抢救患儿,为其重建“生命之路”,儿科团队先后进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咖啡因兴奋呼吸中枢、静脉营养支持等治疗,患儿逐步度过危险期。此外,医护人员每日都对患儿进行油浴抚触保护皮肤;消毒暖箱和仪器预防感染;中心院区儿科核心组成员每周到密云院区查看患儿并指导治疗;NICU和眼科专家定期会诊、筛查排除视网膜疾病,解决父母担忧。
在两院区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小叮当”的各项生命指标恢复正常,体重也从1.42千克长到了2.2千克。年1月29日,“小叮当”顺利出院,回到了父母的怀抱。厚厚的医嘱单和重症护理记录单见证了医护人员46个日夜、个小时的辛劳与付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