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则新闻冲上热搜
↓↓↓
近视男孩就医发现视网膜脱落已半年
小野(化名)年仅14岁就已近视度。前段日子他发现,一开始以为是疲劳导致的,便没有在意。一段时间后,黑影不仅仍未消退,反而有扩大趋势,医院就诊。
经检查,小野右眼眼底的视网膜已脱离且程度十分严重,需立即安排手术治疗。但由于病程过长(医生判断其视网膜脱离时间可能在半年以上),早期没有及时进行干预治疗,此时小野右眼眼底已形成不可逆的损伤,即使经过手术治疗,目前他戴上眼镜也无法看清视力表的第一行,而且看东西会出现扭曲、变形。
小野为什么会发生视网膜脱离呢?
视网膜是一个薄膜状结构,由密集排列的无数感光细胞和神经纤维组成,位于眼球的后部,紧贴着眼球的内壁,有感受光刺激的作用。
如果把人的眼睛比喻成一架照相机,那么视网膜就相当于照相机的胶片。不同的是,相机底片可以有很多张,人类视网膜一生只有一片,不能再生。
正常情况下,视网膜会结实地贴在眼球内壁,但是以下几类人群,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概率相对更高:
中老年人群;
糖尿病人群;
有眼外伤史人群;
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人群
小野就是属于高度近视人群。
近视超过度属于高度近视,超过度属于超高度近视,近视的本质是眼轴的增长。
眼轴是个啥?可以理解为眼球直径。
正常成年人的眼轴长度在24mm左右,而近视会导致眼球直径不断拉长,一些高度近视的患者眼轴长度可达28-29mm,甚至超过30mm。
图源:pixabay
这就意味着眼球在朝着眼轴两端方向不断地“胀大”,就像一个不断吹大的气球,眼球壁受到拉伸,变得又薄又脆弱,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几率也更高。
怎么预防视网膜脱离?
专家提醒:如果出现以下这些症状,就要注意了,可能是视网膜脱落的前兆,一医院就诊。
◇有闪光感
◇视野改变
◇视野缺损
◇视力下降
◇看东西变形
◇眼前固定黑影
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感光细胞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如不及时复位,视网膜将发生萎缩、变性,造成视功能不可逆的损害,因此要早诊断、早治疗。
预防视网膜脱离主要需注意以下三点:
◇避免用眼不当、过度疲劳,不提重物。
◇防止眼外伤,不做跳水、拳击等剧烈活动,防止眼部碰撞。
◇近视医院检查,尤其是眼底不好的近视患者。
高度近视定期做眼底检查有用吗?
眼科医生表示,高度近视形成的原因是眼轴的拉长,所以视网膜会比普通人薄一些,血液供应也不太好,比较容易并发一些视网膜的裂孔、视网膜脱离等情况。对于高度近视患者而言,定期的眼底检查能够及时发现眼底的问题,尽早进行干预,避免病情的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