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进行性损害、功能障碍。初期以小血管病变为主,逐渐影响中血管、大血管。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统计,目前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约有3.7亿人次,我国约有1.14亿人次,占1/3左右。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病)。
糖网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不可逆致盲的一种眼病,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发病几率增高。在成年人致盲眼病中,糖网病是最主要的原因,与白内障可手术治疗不同,白内障可通过手术治疗治愈,而严重的糖网病却是不可逆的。据流行病学统计,约有1/3的糖尿病患者存在糖网病。持续性的高血糖会影响眼底视网膜微血管异常,产生新生血管,有出血的危险,从而加重视网膜病变。
糖网病的发生与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和血糖控制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发病5年,糖网病发病率约为25%;10年左右,发病率约为50%-60%;发病15年以上,约有75%-80%的几率患有糖网病。在糖尿病早期,患者并不会发觉视力异常,经常会在体检中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当糖尿病患者已经自我感觉到视力模糊时,往往糖网病已经处于严重阶段。
我国目前对糖尿病分为6期,1-2期应咨询内分泌科医生控制血糖稳定,3期之后就应该进行眼科治疗干预,可保持较好视力。发展至5-6期,即需要手术治疗,预后效果并不一定理想。
糖网病的检查与诊断目前是比较方便的,医院目前已基本普及眼底照相机的使用,对眼底进行拍照,就会一目了然。或者可以做荧光素钠造影,观察眼底有无出血渗漏,进行激光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眼底检查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应积极控制血糖,并定期眼科复查,观察眼底视网膜有无病变与进展。
目前来看,我国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发现与治疗意识仍需增加,因为糖网病早期并不会对视力造成影响,患者缺少主动意识,所以在临床工作中,近60%患者前来眼科就诊时,糖网病病程已进入中期或后期,造成预后较差的情况。因此,糖网病的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糖网病的防盲宣传工作,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