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长沙10月16日电“真的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看见!”当术后摘下眼前的纱布,患者刘女士激动万分。刘女士完全失去视力已3年前,她是世界首位植入“通道柔性电极视网膜上植入式电刺激器”的患者。目前,刘女士接受了2个多月的专业的视觉康复训练,她的各项测试数据超预期,效果良好,目前已能够室内行走、识别数字、家用生活物品分类。
10月15日,适逢第37届“国际盲人节”,三位失明多年的视网膜色医院接受“IMIE智能视觉植入器”手术后2个月重见光明,医院全球首创的“通道柔性电极视网膜上植入式电刺激器”临床科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该技术基于研发团队20余年的研发经验,采用通道柔性电极阵列设计,借助“IMIE智能视觉植入器”直接“绕过”受损的视网膜光感受器,通过外部视频装置和眼内植入体产生电刺激,从而形成仿生视觉。该技术是目前治疗视网膜病变盲人唯一长期安全可靠、恢复“有用”视觉的方法,将为全球余万视网膜退行性病变患者带来了光明的希望。
据悉,该技术将为严重至深度视网膜色素变性、严重老年性黄斑变性等视网膜仍保留部分神经细胞功能的致盲疾病患者带来光明。而视网膜色素变性和老年黄斑变性分别是20-40岁和65岁以上人群主要致盲眼病,全球累计患者人数分别达万和万。
项目负责人、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许惠卓教授表示,“IMIE智能视觉植入器”产生的仿生视觉与人体本身的视觉并不相同,因此术后的视力恢复程度,与使用者理解能力、配合意愿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后天失明、康复训练中配合意识强,自觉性高的患者,康复情况会更好一些。一般需要约6个月左右的恢复期,使用者有望实现基本的生活自理。(匡滢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