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郑佳颖
近年来,“三高”和高度近视引起的眼底疾病正在悄悄夺走公众的视力,许多患者对黄斑变性、“糖网”、脉络膜新生血管等眼底问题认识不够充分,往往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在不久前结束的广济学术周暨西湖眼底病学术峰会上,眼底病大咖们围绕眼底病诊治进展、科研选题、影像学进展等方面共话眼底疾病,打好这场视觉保卫战。
方肖云主任医师
“眼底病作为不可逆致盲的病因,一些患者来就诊时已经是眼病后期,失明会使得患者恐惧、痛苦,需要加强早筛早治”。
医院、浙二眼科中心副主任,眼底病科主任方肖云说:“近两年来在钱江晚报、康弘药业的融合探索下,我们加强了眼底病专科特色内容和疾病预防的科普,将眼科日历、云诊室、互动病例、斑马鱼爱眼app等新传播形式结合医生们的门诊经验陆续推出了视频、图文等宣教内容。”
“希望通过努力让读者广泛了解这些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视觉问题,像白内障一样为公众所普遍认识与熟知。”方主任表示。
血管末端像长出“息肉”
警惕致盲眼底病变
门诊遇到中年轻人视力下降觉得是近视老花了,老年人视力下降直觉是白内障。黄斑变性作为隐匿性的眼底疾病,一旦受损,视力很难逆转。黄斑区是视觉的核心地带,不能疏忽大意,需要尽早干预。
陈芝清主任医师
近年来,许多专家对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进行探索研究,浙二眼科中心主任医师陈芝清表示,作为黄斑变性的一个亚型,它在眼底的表现与黄斑变性又有所不同,通过眼底造影和OCT检查可以看到患者在眼睛脉络膜层次会有异常血管网,血管的末端有息肉状的病灶,容易引起破裂造成比黄斑变性更为严重的视网膜出血,在压力的作用下,视网膜下的血会流向玻璃体腔内。
作为黄斑变性里的“高危杀手”,发生病变治愈难度较大,复发率也高,容易引起出血性视网膜脱离甚至导致完全失明。在亚洲人群发病率比较高。
“脉络膜内有丰富的血管,当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脉络膜比较厚或是有视网膜疾病发病史等情况也可能发生转变为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陈主任说。“通常患者会感觉视力慢慢在下降,如果是骤然大量出血,视力则会‘啪’的一下直线下降。目前抗VEGF治疗也就是常说的‘药物打针’是比较主流的治疗方式。眼病拖到后期,视功能受损严重,视力就很难恢复了。”
刚买的苹果看着变质了?
中青年小心“中奖”
“这种病男性发病居多,喜欢找上生活习惯不好的中青年人”。
浙二眼科中心副主任医师李谨予说,前不久门诊,一个30出头的年轻人因为熬夜看直播眼睛也“中奖了”,视力本来非常好的他,很受打击。
李谨予副主任医师
“他说自己看东西变形、变暗变色,本来是红色的苹果看着就变成了暗黄色的。”李医生说这是因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功能障碍引起了视网膜下积液,黄斑积液之后就像是一个反射透镜,细胞水肿、视网膜前移都会影响成像。
这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也简称“中浆”。
去眼科检查,通过血管造影,医生可以看到渗漏的地方,治疗就是要把原本在漏水的地方封起来。
李谨予提醒,中浆具有一定的隐匿性,有时候单眼发作,另一个眼睛是好的,患者不会那么快意识到自己的视力问题。当看东西变形、出现视力减退时一定要尽早就诊,此外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用眼。
专家链接——
方肖云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导,眼科中心副主任,玻璃体视网膜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从事眼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30多年,对眼科各类常见病及疑难病症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开展各类眼科手术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剥离手术,尤其擅长各类视网膜剥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外伤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及黄斑疾病的手术治疗。多次赴美国、日本等眼科深造及交流。主持和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科技厅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上午,周五上午)
陈芝清
医学博士,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病理学组委员,从事眼底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基础研究多年,对各类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擅长视网膜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眼底激光和玻璃体腔注射治疗。主持和完成包括省科技厅基金、省医药科技计划骨干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多次在国内外会议上交流学术成果,已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上午,周五上午)
李谨予
医学博士。医院,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从事眼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对眼科常见病、多发病、较疑难复杂疾病有丰富的诊疗经验,擅长黄斑疾病、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作为主要参与人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等多项国家、省级科研项目。已发表SCI论文十余篇。(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下午,周五全天)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