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申康党委系统医务专家口述历史锐意进取,
TUhjnbcbe - 2024/9/1 16:53:00
盖博士盖百霖哪个药物有卖 http://pf.39.net/bdfyy/bdfyc/170224/5231263.html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

为回顾党的百年历程中上海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医院发展中心和文汇报联合开设“申康党委系统医务专家口述历史”专栏,进一步挖掘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展现一代代医务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赓续光荣传统,践行医者使命,锐意进取、砥砺前行的精神风貌,绘就医院一线高高飘扬的动人画卷。

————————————————————————————————————————————————————————

口述人:贾伟平(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医院院长)

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随之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饮食上增加了糖与脂肪的摄入,久坐也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因而中国的2型糖尿病患病率陡然增长。

医院内分泌代谢科针对中国人群糖尿病及肥胖的特点,在遗传机制、流行病学、诊断与治疗、监测与管理模式及分子病因学都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工作。医院就是我国糖尿病分子病因学的发源地之一。

勇于攀登,跻身我国糖尿病、肥胖研究高地

我们内分泌代谢科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克服起步较晚、工作条件落后、经费短缺等困难,我们就以糖尿病分子病因学为突破口,发挥吃苦耐劳、勇于攀登的精神,不断发展壮大,许多研究成果为业界瞩目,目前已成为我国糖尿病、肥胖研究的高地之一。

回溯往昔,最为我崇敬的、我的老师项坤三院士为此作出了杰出贡献。

年,项坤三教授来到医院内科工作。当时,他一方面组织成立内分泌专业小组,积极开展临床诊治的同时,特别注重培养专科人才;另一方面组织团队全力开展内分泌代谢病,如甲状腺、甲状旁腺和代谢性骨病、糖尿病和遗传性内分泌代谢病研究。年-年,他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芝加哥大学研修时,开展了国际上首个华人2型糖尿病分子病因学研究。年项坤三教授回国后,医院医学遗传学研究室旋即建立起了国内首个糖尿病研究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正规DNA和其他生物样本—临床信息库,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卫生部基金的科研项目。

年11月24日,上海市卫医院成立内分泌代谢科,从内科中分出独立成科,随着科室规模不断壮大,研究不断深入,突破性成果和专业人才越来越多,内分泌代谢科成为上海临床、科研的优秀人才汇聚高地。年2月,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成立后,我们结合“医疗联合体”等新型医学诊疗体系,形成了完整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肥胖的社区筛查、临床诊治、预防、预警和监测体系。

为了使研究成果更多惠及患者,我们积极推广适宜诊疗技术,推行临床路径和诊疗指南与共识,开展与参与多项支援项目。在上海最早建立上海曹杨、华阳、真如、桃浦四大社区防治基地,并在糖尿病和肥胖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代谢控制、慢性并发症的早期防治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部分国际领先水平,在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方面取得了成绩,同时不断推进糖尿病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形成“医院—社区一体化糖尿病管理模式”,为中国糖尿病防治提供了适用性经验。

年起,医院的内分泌代谢学科形成以临床转化型医学为基础的糖尿病和肥胖系统生物学研究体系,并凝炼为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和肥胖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两大方向,建立以“疾病”为中心的团队医学诊疗模式。

专注科研的创新性,不断实现糖尿病防治的新突破

三十余年来,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已成为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重中之重代谢病临床医学中心、教育部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也是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所在地。

记得20世纪80年代,项坤三教授首先在国外进行华人2型糖尿病分子遗传学研究并率先在我国开展糖尿病分子病因学系列研究。在国内,建立了中国首个大数量糖尿病样本—信息库;首先发现中国人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患者,开创了基因诊断用于糖尿病日常临床工作的先例,并通过全面筛查确认了中国人MODY型糖尿病的基因突变谱;对中国人2型糖尿病进行分子病因、病理生理和流行病学系列研究,并编著了中国首部第三种类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的专著。年12月,项坤三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项教授时常教导我们,要在糖尿病的防治方面有所突破,必须要有创新的科研。科研要有方向性,他打了个比方,科研就像挖井一样,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永远会与地下深藏的丰富资源擦肩而过。只有找准一个方向,不断深挖,才能取得成绩。这种执着的科学探索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对糖尿病临床诊疗而言,健康宣教更为重要。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项坤三教授就在临床糖尿病工作中,自己手绘糖尿病基础和临床知识患者教育图,用图画结合文字和宣讲的方式,制作成科普教育视频《浅谈糖尿病》和《糖尿病患者须知》手册,并亲自带领临床科室医师和护士开展糖尿病科普教育。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的健康宣教启蒙。

基于《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年—年)》之“上海市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预防和诊治服务体系建设”重大项目,我们内分泌代谢科团队于年引入同伴支持策略,通过对社区医务人员、糖尿病同伴支持骨干及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组长等的系统培训,构建了社区糖尿病自我管理同伴支持网络,建立社区患友支持小组。目前,我们已在全市9个区、21个社区推广实施社区糖尿病同伴支持管理,使社区糖尿病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规范化的糖尿病诊治管理和自我管理支持服务。

引入AI新技术治疗糖网病,造福全球患者

我们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为“糖网病”。患有糖尿病十五年以上的病人中,大约60%的病人眼部血管会受损,并且病症的发生率随着患糖尿病时间增加而提高。这是一种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健康与生活质量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现成为工作年龄段人群失明的首要原因。中国糖尿病患者超过1.14亿,是世界糖尿病负担最重的国家,而糖尿病患者与眼科医生数量比例超过:1,现有的医疗资源远远无法满足糖尿病患者的需要。

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我带领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盛斌教授团队合作研发了人工智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系统(DeepDR),取得突破性成果。DeepDR系统利用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技术实现眼底图片的自动化处理并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只需操作人员为眼底拍张照片,等候一分钟就能出眼底检测报告。

DeepDR系统不仅在国内实现落地应用,还与IDF合作共同开展“一带一路及全球中低收入国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项目”。该项目覆盖包括西太平洋、东南亚、非洲等全球7大区域,已经在60余个国家开展。

百年传承创新,初心不改启航新征程

医院前身系由上海工部局于年12月建医院,主要是为罹患传染病的在沪外国人服务的医疗机构。百余年来,医院名称和建制几经变迁,但不变的是一代代六院人甘于奉献、自强不息的职业精神和人文情怀。

秉承百年六院的文化底蕴,承载市委、市政府关于提升浦东东南片区医疗服务能力、优化全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希望,医院东院于年10月26日在美丽的东海之滨、临港滴水湖畔扬帆起航。

自从医院东院入驻临港新城,深受当地百姓欢迎,他们发自内心感激党和政府将优质医疗资源布局到临港:新片区的急诊患者不再需要驱车78公里赶往市区,各种意外导致生命垂危的患者得以及时救治,优质高效的医术得到了的患者信任,温馨便利的服务沁入百姓心田。今年2月3日,医院东院整建制并入拥有年历史的六院母院。年8月6日,国务院批复临港成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医院将会在临港新片区平方公里上,更好服务、更高质量发展,继续新的征程。

(樊丽萍整理)

作者:贾伟平

编辑:顾军

本文来源:文汇网

1
查看完整版本: 申康党委系统医务专家口述历史锐意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