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飞蚊症
“散乱空中千片雪,蒙笼物上一重纱,纵逢晴景如看雾,不是春天亦见花”。白居易在四十余岁时写下了这样的诗词。描写的是在外界清晰晴朗的环境下,他却会看外界环境犹如“飘雪”、“见花”。按现代医学的解读,白居易很可能是长期近距离阅读导致的近视,并在年过不惑时出现了明显的玻璃体混浊,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飞蚊症”。什么是飞蚊症?飞蚊症就是指眼前出现不遮挡的黑色或半透明漂浮物,在看亮白色背景时尤其明显,这些漂浮物可呈点状、丝状或絮状并跟随视线而飘动。
这些眼睛看到的虚幻“飞蚊”,其实来自于眼球内部的玻璃体内。玻璃体是眼球内体积最大的结构,由水和透明质酸等物质组成,对眼球主要起着支撑和减震缓冲的作用。
当玻璃体内出现了难以降解的小块组织、细胞或蛋白的碎片,外界光线透射过会晃动的漂浮碎片时,影像投射于眼底视网膜上,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飞蚊”症状。这种景象类似于光源透射过晃动果冻中的杂质在墙上形成的投影。在年轻时,眼内的玻璃体一般呈均质透明的胶冻状。但随着年龄增大玻璃体水分逐渐丢失,其内部会逐渐出现液化和后脱离,从而产生了难以被降解的组织、细胞或蛋白碎片,这些玻璃体内的混浊碎片就会导致白居易出现“飘雪”、“见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玻璃体混浊或者飞蚊症,这几乎是每个老年人都会逐渐经历到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此外,白内障手术后发现的飞蚊症也并非手术并发症,也只是之前就已存在,但长期被混浊的白内障所遮挡未被发现而已。另外,高度近视也容易出现飞蚊症。白居易“昼课赋,夜读书,间又课诗”,最终致其于二十多岁就出现”瞥瞥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也,动以万数”,这就是近视导致年轻时出现飞蚊症的典型。
在这其中,那些对视力没有威胁的、不影响正常生活的玻璃体混浊也被称为“生理性飞蚊症”。另外还有一些玻璃体混浊,它始终存在于视轴区,导致患者自觉症状极难受,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这种被称为“功能性飞蚊症”,从历史资料来看,白居易可以算是这种类型的飞蚊症。
但还有一种由眼底病理性改变所导致的玻璃体混浊,常见的原因比如有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裂孔、眼底出血、眼后段葡萄膜炎等,这种威胁患者视力甚至会致盲的飞蚊症,则被统称为“病理性飞蚊症”。
“僧说客尘来眼界,医言风眩在肝家。两头治疗何曾瘥,药力微茫佛力赊。眼藏损伤来已久,病根牢固去应难……案上谩铺龙树论,盒中虚捻决明丸。人间方药应无益,争得金篦试刮看?“可见当年白居易寻遍名医也无法获得能治愈飞蚊症的方法。
由于玻璃体内缺乏血管,因此这些悬浮在内的混浊碎片很难被自主吸收,因此飞蚊症出现后很难自愈。也是由于同样的道理,目前认为药物治疗对飞蚊症基本无效。对于生理性飞蚊症大众也无需过度担心,一般飞蚊刚被发现时,悬浮物都位于视轴区,因此很容易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