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期货成为现货企业经营“参谋”
玻璃期货上市一周年以来,成交量、持仓量以及产业客户参与度均保持较高水平。期货日前深入河北、山东的玻璃生产企业调研,详细了解企业生产和参与期货市场的情况。从今日起,本报将推出“玻璃期货上市一周年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近日,期货在“玻璃之城”沙河市走访中发现,玻璃生产企业借力期货“两条腿走路”如今已成为行业共识。
据统计,目前参与玻璃期货的法人客户数为2046户,法人客户日均交易量41500手。“玻璃行业的发展特点,决定了企业需要期货为经营做好‘参谋’。”德金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樊建祥一语点出了玻璃期货的重要性。
由于过分依赖房地产业,议价能力较弱,玻璃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被动地位。玻璃行业产能难以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及时调整,造成玻璃价格波动越来越频繁,波动幅度越来越大。“在‘盈—亏—盈—亏’周期循环的情况下,玻璃企业要么通过自身改变,要么借助外力,来稳定经营,提升企业竞争力。”樊建祥告诉,企业通常会通过规模扩张、产品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应对竞争,但这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和财力。而玻璃期货的上市,为企业又提供了一条规避现货风险、稳定经营业绩的渠道。
“期货价格上涨到一定幅度,当企业有了明显利润空间的时候,就可以在期货市场进行套保操作了。”嘉晶玻璃有限公司期货部负责人武延民告诉,今年8月中旬,玻璃期货1401合约价格上涨到1400元/吨,公司投入1000万元,在此价格分批建仓卖出,随后一直持仓到10月中旬。“与现货市场相比,10月中旬的玻璃期价已经明显偏低,没有进行实物交割的必要,于是我们选择平仓离场。”据武延民介绍,通过两个月的保值操作,公司套保收益600多万元,为此后产品销售带来了更大的调价空间。
我国玻璃工业“十二五”发展目标是,产业结构明显改善,深加工率和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高端产品自主保障能力增强,落后产能基本淘汰。“有了玻璃期货这个避险工具,在结构转型、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企业就会掌握主动。”樊建祥坦言。
“就我们企业参与玻璃期货的情况来看,效果较为明显,生产运营模式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优化和改善,更重要的是玻璃期货已经成为公司现货营销不可或缺的工具,并得到了公司股东和管理层的认可。”河北某大型玻璃企业的负责人表示。
玻璃期货上市运行的这一年中,尤其是今年玻璃价格出现大幅单边走势后,不少玻璃深加工企业也加入了利用期货规避风险的队伍。“在目前的市场大环境下,产业链企业面临的不是做不做期货的选择,而是早做或晚做、该怎么做的决策。”樊建祥说道。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