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
年,江苏医院医生深入社区为孤寡贫困老人和眼疾患者进行眼睛健康检查。在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12%~13%,有上亿人,其中超过30%的人会因糖尿病产生视网膜病变,如果发现和干预不及时,甚至可以致残、致盲。
今年2月,《柳叶刀-全球健康》发表了《全球眼健康特邀重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估计,年,全球有11亿人患有未经治疗的视力损害,预计到年,这一数字将增至18亿。然而,超过90%的视力丧失可以通过现有的、成本效益较高的干预措施来预防或治疗。报告的共同作者、首都医科医院院长王宁利在接受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以及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眼部病变甚至致残、致盲的疾病谱也发生了变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正在成为我国人民眼部致残、致盲的重要因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失明,是我国工作人群中第一位的致盲原因
王宁利向记者介绍说,糖尿病在视觉损害,特别是致盲的“贡献”上超过了其他慢病。在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12%~13%,有上亿人,其中超过30%的人会因糖尿病产生视网膜病变,如果发现和干预不及时,甚至可以致残、致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失明,已成为我国工作人群中的第一位致盲原因。随着糖尿病患者逐渐年轻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不再是老年人专属的疾病,临床发现很多40岁、50岁的病例,这提示我们,患有糖尿病的年轻患者更需注意眼部健康。此外,高血压也是眼部致残致盲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与眼底疾病有关,可以引起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眼底出血。
王宁利强调,慢病引发的各种眼部病变,只要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都可防可控。因此,作为全国*协委员的他在去年两会上就提交了“将致盲性眼病作为慢病纳入国家慢病的筛查与管理中”的提案,建议把眼底照相纳入国家慢病筛查项目,不要失去防治的窗口期。这一提案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消灭致盲性沙眼是新中国的伟大创举
《全球眼健康特邀重大报告》是对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视觉”行动倡议的总结性报告。“视觉”行动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防盲协会等联合发起,旨在年,于全球范围消除主要可避免盲,包括白内障、沙眼、河盲、儿童盲、屈光不正与低视力。
王宁利告诉记者,我国近20年的工作目标是围绕着“视觉”行动计划来开展的。主要是集中在如何提高白内障的手术率、如何早防早控、如何干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做好新生儿眼病筛查,最终要消灭致盲性沙眼。
“我国每百万人白内障手术在年已经超过例。比这个数字更重要的是白内障手术的覆盖率,年,我国白内障手术的覆盖率已经达到了62%。最新的数据正在统计中,预计会更高。”王宁利说。
他介绍,在新生儿眼病筛查方面,我国建立了新生儿眼病筛查系统,通过既有的妇幼保健系统,提高新生儿的筛查率,现已将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及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建立情况已纳入考核体系,且要求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特别是对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防治,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指南,建立联合筛查体系,大幅降低了该病的发病率和重症率。
谈到消灭致盲性沙眼,王宁利十分感慨,他认为这是中国共产*领导下的新中国所做出的一项伟大创举,也是中国眼科界和微生物界带给世界的一项贡献。
他回忆说,新中国成立,我国农村地区沙眼患病率几乎达到90%,在当时卫生条件比较好的上海,沙眼患病率也超过50%,所以当时我国有“十人九沙”的说法。沙眼是中国当时排在第一位的致盲性眼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央就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