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荣昌生物09995HK近期调研纪要
TUhjnbcbe - 2023/10/13 18:31:00

总结:

1.泰他西普SLE国内3月已经实现销售,IgAII期数据已经出来并且数据情况非常好,下半年会启动III期临床,类风关去年底完成病人全部入组,今年大概有半年的治疗期,下半年基本可以申报BLA,争取明年申报BLA;重症肌无力目前在做II期临床试验,预计今年也会有数据出来,根据目前掌握情况,这个适应症非常好,会是明后年重点上市的适应症。干燥综合征数据读出,去年也讲过,也取得了阳性结果,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初启动III期,另外两个视神经炎和多发性硬化症会根据疗效做一些动态调整;

2.RC48方面,胃癌批下来,12月底尿路上皮癌也获批,后面大的适应症主要在乳腺癌,一个是HER+低表达,目前III期,预计明年可以BLA,快的话后年获批上市;另外HER2高表达,非常拥挤的赛道,公司做了一些差异化试验,在肝转移适应症取得了CDE突破性疗法认定,现在在做III期临床,后续进展会比较块,只需要入组例病人,另外就是公司产品在缩瘤方面效果比较明显,往前线推就两个思路,一个是与PD1联用,做一线治疗,另外就是新辅助,做围手术期的治疗,一线治疗III期临床已经启动,围手术期正在II期探索中,其他这些肺癌也在有序推进中

3.国内销售情况:去年销售目标两个亿左右,最后1.3到1.5个亿左右,有差异主要因为下半年进入医保谈判,下半年对于之前赠药和优惠减量,所以对销售产生了一点影响。今年进入医保之后,整个销售爆发非常明显,预期今年一季度18和48差不多能做到1.5亿个销售,其中18六千万左右,48九千万左右;

管理层介绍:

1.泰他西普SLE国内3月已经实现销售,IgAII期数据已经出来并且数据情况非常好,下半年会启动III期临床,类风关去年底完成病人全部入组,今年大概有半年的治疗期,下半年基本可以申报BLA,争取明年申报BLA;重症肌无力目前在做II期临床试验,预计今年也会有数据出来,根据目前掌握情况,这个适应症非常好,会是明后年重点上市的适应症。干燥综合征数据读出,去年也讲过,也取得了阳性结果,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初启动III期,另外两个视神经炎和多发性硬化症会根据疗效做一些动态调整;

2.RC48方面,胃癌批下来,12月底尿路上皮癌也获批,后面大的适应症主要在乳腺癌,一个是HER+低表达,目前III期,预计明年可以BLA,快的话后年获批上市;另外HER2高表达,非常拥挤的赛道,公司做了一些差异化试验,在肝转移适应症取得了CDE突破性疗法认定,现在在做III期临床,后续进展会比较块,只需要入组例病人,另外就是公司产品在缩瘤方面效果比较明显,往前线推就两个思路,一个是与PD1联用,做一线治疗,另外就是新辅助,做围手术期的治疗,一线治疗III期临床已经启动,围手术期正在II期探索中,其他这些肺癌也在有序推进中

3.RC28方面,wAMD在有序推进当中,这个市场非常拥挤,28是有自己特色,会做差异化策略,会在糖尿病*斑水肿这个适应症上,现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目前入组例病人,疗效非常好,后面会和CDE沟通,临床尽快启动,快的话24年左右申报上市。第二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个适应症也准备跟CDE沟通,尽快启动关键性临床,

4.国内销售情况:去年销售目标两个亿左右,最后1.3到1.5个亿左右,有差异主要因为下半年进入医保谈判,下半年对于之前赠药和优惠减量,所以对销售产生了一点影响。今年进入医保之后,整个销售爆发非常明显,预期今年一季度18和48差不多能做到1.5亿个销售,其中18六千万左右,48九千万左右;

国际方面,SLE去年11月和FDA做了入组前沟通,取得了临床试验方案的许可,同意了空白对照加标准治疗,FDA认为方案没有问题,公司计划今年1季度入组首例病人,23年的时候SLE临床试验会有一阶段读出,然后会启动和跨国药企的合作,以及会看看临床试验过程中有没需要调整的地方。IgA肾炎,目前实现了几粒病人入组,公司也在思考通过中国II期比较理想的数据,看看能否加快美国III期临床的进度。

5.RC48西雅图在主导美国的报批,整体情况符合公司的预期,他们给的时间表是今年4月就会在尿路上皮癌入组首例病人,在去年年底已经跟FDA做好了临床方案的沟通,整体思路会拿一部分中国数据做一些美国白人数据,再来申报;第二个是和K药联合做一线尿路上皮癌,下半年实现首例病人入组。第三个是乳腺癌HER2低表达,联合用药推一线,这个临床方案还在沟通当中。

6.早期分子情况:RC88,98,,都处于爬坡阶段,88今年年底的时候力争拿到个别适应症注册临床的许可,98也差不多,争取启动胃癌、尿路上皮癌注册行临床试验;

再往前的早期分子,公司新增了7个分子,4个ADC肿瘤,3个眼科

QA:

Q:国内ADC研发现状,未来发展方向怎么看?公司未来的策略?

国内大概有70多家做ADC,超过个产品有研发管线,40个进入临床阶段,国内做得产品大部分用的还是*性比较高的微管蛋白抑制剂MMAE,或DM4,大部分是随机偶联。也有个别公司也在做类似DS这类比较先进的产品,我们新一代ADC,我们结合的是现金的定点偶联技术,并且开始做低*,高DAR值的策略;我们现在首席执行官朱博士,是安斯泰来和Seagen做的Nectin4的尿路上皮癌ADC药物的主要负责人,现在在我们公司做的就是这块公司,对我们技术提升作用非常大。我们现在新一代产品可以显著降低产品的一致性,均一性非常好,我们自己感觉我们和国际先进的三代产品相比,*素降低,窗口提高等方面比较明显,明年有望进入临床阶段。

补充:荣昌在这个行业为什么领先,现在走在国内前面的企业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大家选抗体的时候,这些分子都是几年前已经开发的,都是用罗氏赫塞汀这个分子,他的分子机制还是通过细胞*的方式,内推效果不是特别好,十年以前开发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赫塞汀不是最好的做ADC的分子,所以我们RC48这个分子是我们自己筛选的,第一内吞效果比较好,亲和力比较高,和赫塞汀分子相比,嵌合表位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这些差异让我们分子在肿瘤内吞和亲和力上特别适合做ADC抗体分子,这一点来讲大部分分子还有好几年的追赶空间,我们的定点偶联在行业也比较领先,区别在DAR值控制方面会做得比较抑制,非定点偶联就是一个混合物,每一个混合物比例在生产过程中差异比较大,对将来安全有效性的控制比较难。

*素上,我们的连接子也是比较好的,不需要溶酶体酶来裂解,裂解比较快,旁观效应比较好,最后我们的*素相对比较安全,因为抑制实在肿瘤有丝分裂阶段,相对来说安全性比较好,其他*素比如拓扑抑制酶在抑制DNA复制,作用效果快,但是杀伤的未必是肿瘤细胞,正常细胞也受影响,*负效应就大。

总的来讲我们的分子优势还是比较大的,国内大部分走在前列的大部分还是赫塞汀分子,我们还是领先很多的。朱博士Nectin4ADC就是他从头到尾推上市的,将来我们的平台还有非常大的潜力。

Q:我们公司现在ADC药物、linker、*素的储备大概是什么样的状态?

ADC分子的设计相当复杂,不是所有的组合效果都好,这里涉及到治疗窗口,*性,肿瘤细胞模型方方面面,我们现在有很多候选,每个新的抗体,靶点、linker、*素我们有一个机制对这些做一个组合,来测试安全性和有效性。

现在大家比较了解的Dxd这些能够抑制DNA,我们现在都有,我们都可以用,总的来讲我们是花了很多经历去储备这些不同的工具

Q:RC48在联用PD1在一线治疗探索的情况,什么时候会有大进展?

ADC是典型的靶向治疗,和直接杀伤的靶向治疗相比不一样,还是有*素带入肿瘤细胞里面,现在成熟的免疫治疗也就是PD-1PDL1,对我们来讲肯定不局限与某些适应症,但是从机制上来讲还是有潜力的。

我们去年在ASCO已经披露了和PD1联用,对HER2表达的患者能达到%,在缩瘤方面效果是非常显著,我们现在探索两个方面,一个是PD1联用的一线治疗,和化药相同序列;第二就是围手术期的新辅助治疗,这个线数就是再往前推;其中联用PD1目前在III期,这个临床试验是我们在尿路上皮癌获批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做了,第二新辅助治疗现在在II期探索过程,针对和PD1联用阶段,我们会做更广泛的癌肿探索;再往后,就要根据具体探索的数据来定

Q:FDA审评趋严后对RC48在海外申报会有哪些影响?目前在布局的适应症中哪些临床未满足需求会获得快速审批或者突破性疗法?

我们这个产品的开发是由美国来主导,我们和Seagen沟通的方案是拿一部分中国数据,但是还是要做相当一部分美国数据的,Seagen与FDA沟通的方案还是非常符合标准的,所以对我们影响非常小;

除了尿路上皮癌,Seagen已经有一款药布局了,他们关于这个适应症整体市场布局,他们会先看病人是否有HER2阳性,如果有就用我们的药,没有就用Pedcev,很完善,他们不仅布局二线,还会布局一线;第二个就是低表达乳腺癌,他们做了很专业的分析,整个乳腺癌患者低表达能占到50%左右,50%里会有30%的病人可以通过CDK4/6和激素治疗得到非常好的预后,剩下70%CDK效果非常差,对我们都是空间,竞品非常少。

最近FDA发生的事件,我的了解也很局限,但是我们48完全不存在这些问题,我们拿到突破性疗法,FDA不是轻易给的,所以对分子药效安全性他们是非常清晰的

临床试验和Seagen是符合国际多中心研究的,不是打擦边球进去的,也会一直和FDA沟通这个事件也是casebycase的。

Q:RC18现在全球关于SLE研发有多条通路,T、B细胞、干扰素等等,我们的优势在哪里?全球范围看,除了贝利尤单抗,还有哪些竞争对手?

18这个分子的设计,双靶点,主要抑制B细胞的扩增;SLE本身一个机制就是B细胞的过度活跃产生过度抗体造成的,我们18分子在临床中就看得非常清晰,我们认为对B细胞两种方式得抑制,效果非常显著清晰;安全性来讲,我们这个分子的的确确更安全,真正能够调节B细胞活跃程度到正常水平,比较缓和,也符合人体正常调节机制。

Q:在海内外临床,整体临床开发成本得差异化怎么样?

成本主要和适应症相关,我们当年做模型的时候,国内自免做的比较早,入组病人成本还是比较低,大概10-20万左右,海外做临床的话,预期每个病人是10万美元,肿瘤是20-30万美元左右,我们之前预期自免病人也是10万左右。

Q:咱们未来几年对18和48销售团队的规划?目前月入组患者数量是个什么水平?

销售人员上,去年18是人,目前人,年底计划做到人,48去年底是人,Q1是人,年底计划人左右。

Q:关于48在美中的定价差异?

18中国的一年费用大概在元,在美国定价是美元,价格上其实没有关联性。到时候还是Seagen他们来定;您可以参考PD1在美国的销售价格,我们这边还是由Seagen做主导,他们有他们的定价思路,我们还没有到探讨这个细节的阶段。

在美国的定价环境,主要还是商业医保,都是企业帮助员工买的,一个很大的优势是他没有办法去筛选病人,从这个角度讲,他的定价和市场竞争动态有关系,如果上市时确实是市场首选,那价格优势是非常大的,举个例子,美国的孤儿药,要多少钱保险公司都没办法拒绝,所以现在也非常难预测将来的情况。

Q:咱们跟Seagen当初是如何展开合作?未来针对48是怎样的合作模式?

最开始我们并不是想跟他们谈48的合作,他们linker的技术在美国是有专利的,最开始是想谈这个,后来发现了我们这个分子,他们看到我们数据还是非常亮眼;第二在19年DS出来后,他们发现他们可能犯了一个战略性错误,就是把HER2这个靶点放弃了,但是这个靶点的价值还是非常大的,他们本来是把这个靶点授权给了罗氏,在这个情况下才和我们谈的合同,所以这个合作也是他们对战略的重新考量;第三虽然他们linker和payload的技术很先进,但是在抗体这块相较而言差一点,他们对于我们48的裸抗是非常满意的,这个谈判过程中,也听我们一线BD的同事聊过,最开始Seagen也不是一个很大型的公司,在美国只能算中型BioPharma,要花几十亿美金买中国的药,最开始他们董事会反应是很大的,最开始我们把抗体给他们检测后,都很满意,给的结论是全球范围内他们认为最好的抗体;最后一点是CMC包括我们的临床管理他们都尽调过,都非常满意。后面的合作肯定会超越RC48,我们可能也会根据不同*素的ADC做进一步的深度合作。

补充:Seagen确实在ADC做得非常早的公司,我们和他有一个很大的互补,我们的生产能力是非常强大的,他们还是通过CMO来做的,这么大的Deal,他们从开始谈到签合同的整个过程都是通过视频完成的,所以他们对我们整个研发和整个体系、生产能力技术还是非常放心的。没有一个人到现场亲自看过就签了。

Q:RC28眼科产品的情况?国内目前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VEGF这个靶点可以说房博士是非常熟了,FGF这个靶点其实是房博士早期在实验室研究血管生成的时候就对这个靶点非常了解,这两个靶点是房博士经过很多验证做出的心得的总结,这个是他设计这个产品的初衷,也是具备差异化的优势。wAMD这个适应症是非常拥挤了,所以我们公司对这个分子下一步研发策略肯定不会往这个红海扎,我们很幸运的是在DME,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两个适应症上看到了很好的效果,也是要加速启动注册性临床,这两个适应症整个市场情况目前看是非常好的。

管理层总结:公司战略方向一个是近期是重点是加快新适应症的研发,第二是积极探索新的靶点新的领域,其次在商业化方面,我们两个产品三个适应症的获批,我们的重点工作是逐步的推进产品的商业化,包括渠道理顺,终端开拓,迅速把产品推向市场;第四就是生产准备,满足未来产品的需求;当然都是包括海外市场的需求,出海依然是重要的方向,未来会投入更多的精力。

以上的文章是通过公开渠道获取的。本机构文章所记内容不形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对因本文造成的任何损益负责,仅供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随时联系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荣昌生物09995HK近期调研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