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老李因为摔伤,被查出糖尿病。空腹血糖高达14mmol/L。经过2个月的胰岛素治疗后,老李的血糖降到了7mmol/L,大夫让改服二甲双胍。可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血糖却越来越难控制。不但药量越用越大,后期还加上了瑞易宁。1年前,老李出现了并发症。眼睛看东西模糊,有小黑点,皮肤痒,男性的生理功能也有明显减退,还有泡沫尿。入院检查发现,老李餐后血糖竟高达17.6mmol/L。眼底、肾脏都出现了问题。看着一脸惊讶的老李,主治医生叹了口气,“您平时都不测量餐后血糖吗?”
“几乎不测,测空腹不一样吗?”老李诚实地说。
主治医生拿着老李的诊断书,无奈的说:“如果您能认真监控好餐后血糖,也许就不用吃这么多药,也不会这么早就出现了并发症。”
餐后高血糖,并发症的元凶
人体从进食早餐开始,到晚餐后,机体持续处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共持续约20个小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真正的空腹状态仅仅只有早餐前的4个小时左右,也就是说一天中人体大部分时候均处于餐后状态。而持续的餐后高血糖,不仅持续压榨着患者本就受损的胰岛细胞不断释放胰岛素,让胰岛细胞不得休息,最终损伤加重,胰岛功能耗竭。还会对全身脏器、血管、神经进行“糖*性”损伤,引发多种并发症。
长期忽视,餐后血糖“举起屠刀”
研究表明,餐后2小时血糖每升高1毫摩尔/升,死亡的威胁增加一成。但血糖的升高通常呈阶梯性缓慢上升,很多患者已逐渐适应,并不会感到不适,因而也就不会引起足够重视。平时看似健康,等出现症状时,往往病情已进展到一定程度,甚至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出血等猝死性疾病。这种状态可以说是“软刀子杀人”。
回顾老李的病情,从最初的血糖升高、血糖波动大,逐步增加药量到最后出现并发症的过程,正是老李餐长期忽视对餐后血糖的控制,高血糖损伤身体的结果。
管好餐后血糖,做健康糖人
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应每天监控三餐餐后血糖。
测量方法: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测量。对比当天空腹血糖判断血糖波动情况。
英国持续近20年的前瞻性糖尿病研究显示,有效控制餐后血糖,可以使视网膜病变及白蛋白尿的发生分别降低21%和33%。还可以降低需要进行白内障摘除术的患者比率,降低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对保护患者胰岛功能、增强等量药物有效性、阻止并发症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