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数据显示,中国眼底医生人数约人,而慢病人群中,仅糖尿病患者就超过1亿,如此庞大的患者人数意味着,大多病人不能得到及时的眼底筛查。
7月17日,医院携手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医院医院,启动北京城镇居民糖尿病眼底病变分级诊疗项目,旨在通过人工智能的眼底筛查等手段,有效帮助基层百姓进行糖尿病眼底筛查,以期实现早发现、早治疗和长期管理。
该项目将在北京地区开展为期天的眼底筛查项目,预计覆盖多名居民,帮助其进行糖尿病、动脉硬化、高血压以及*斑变性、青光眼、白内障等疾病的筛查与管理。
“医院支持此次项目,旨在通过AI影像识别技术进行眼底筛查,将本院的优势资源下沉到医联体内的基层和社区资源,帮助更多基层百姓进行慢性病筛查、早期发现和长期管理。”医院院长王建业表示。
有专家指出,人体很多慢性疾病在早期,甚至是临床前期,其血管特别是血液微循环会提前发生异常,但很难被发现,此时如能进行眼底专业筛查,客观记录和定期随访,有助于慢性疾病的及早诊断和治疗。
“然而,目前主动做眼底检查的患者少之又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立新教授表示,以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眼病为例,糖尿病眼病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可以引起患者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每年新发生的失明病例中,糖尿病患者占12%,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患有某种程度的视网膜病变者占21%。在与糖尿病相关的各种眼病中,视网膜病变最为常见。“由于病变损害的不可逆性,预防是最重要的一环,而且早期预防的花费要远远低于晚期治疗的费用,疗效也更佳。”
医院眼科主任戴虹教授介绍,当AI眼底影像识别技术介入眼底检查,将开启更高水平上的慢病患者长期和有效管理,应用数据精准记录和比较患者的整个病变过程,比如高血压的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动态发展,通过眼底血管的变化推断和评估该患者的脑、心、肾血管系统的病变程度。
新京报记者张秀兰编辑王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