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0日报道
近日,深圳硅基仿生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硅基仿生”)完成超过5亿元C++轮融资,由CPE源峰和国寿投资公司旗下国寿科创基金联合领投,前海母基金、兼固资本、建发新兴投资、京铭资本以及老股东鲁信创投等跟投。加上此前源码资本领投,阳光融汇和鲁信创投跟投的超亿元C轮,以及达晨财智领投,沄柏资本和源码资本跟投的超亿元C+轮融资,硅基仿生在过去年已连续完成3轮超8亿元C系列融资。
据了解,本轮融资将用于CGM产品的技术升级、市场推广以及新的产品线开发。
从产品的布局来看,硅基仿生始终聚焦于医用有源植入和医疗人工智能的研发与产业化,业务包括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辅助诊断软件、人工视网膜以及胶囊胃镜机器人。01年11月4日,硅基仿生开发的GS1硅基动感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成为首款国产免指血校准的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是硅基仿生目前的重点业务。
海外CGM龙头单品支撑起千亿市值,行业壁垒极高
CGM工作原理,是通过葡萄糖感应器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而间接反映血糖水平,以此提供连续、全面的血糖数据,易于了解血糖波动趋势,发现不易被传统监测方法所检测到的高血糖和低血糖,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部国内外指南推荐临床使用。随着全球糖尿病发率不断增长,它将成为血糖管理的重要手段,为数以亿计的糖尿病患者及更广泛群体带来数字化血糖管理服务。
CGM全球市场规模大且增速快,按销售规模计算,雅培和德康占据绝对主导地位。00年,德康实现营业收入19.7亿美元(年00年复合增长率为6.41%),截止1月18日,公司市值为亿美元。而雅培00年CGM产品的销售收入6.35亿美元,三年间复合增速达53.8%。
不论从对标公司市值,龙头产品的销售表现,或是市场增速来看,这都是个投资人「梦想的赛道」。但千亿级新赛道其背后逻辑又是如何?我们可以试着从产品的研发、量产、销售等角度进行分析。
产品研发。首先是传感器,其研发核心涉及反应介质(酶复合物)的结构设计和合成,需要反复数次实验才能完成产品的定型,具有工作难度高,不确定性强,研发周期长的特点。其次是算法,算法校准体系的建立和优化不仅需要以传感器为基础建立算法模型,也需要积累大量的临床数据对算法进行深度的优化,让产品更准确。
产品量产。批间差异和批内差异是影响数据准确度的关键指标,因此对厂商单批次制造工艺提出了较高要求。量产的规模效应也给企业带来了很强的成本优势。
销售渠道。患者对CGM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生的教育,而医生对产品的认可需要长期临床观察,从产品研发到市场科普、从市场推广到完善的数字化服务,都需要过硬的产品保障和快速迭代能力,才能获得医生专家的长期认可。此外零售端用的使用口碑也会直接影响产品销售,其中服务能力是重要环。
我国CGM未来市场空间十分可观,这个判断来源于飞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IDF数据显示,01年,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为1.4亿人,是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年~01年增幅达56%,预计这一数字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市场渗透率方面,00年全球市场CGM对糖尿病患者的渗透率约为5.3%,美国约为45.8%,而我国则仅有0.6%,
从国外案例来看,赢家通吃是普遍规律,选中龙头是核心,行业壁垒很高,赛道玩家看似拥挤,但可能有竞争力的玩家并不多。国内CGM公司普遍都在商业化初期阶段,谁会是下个百亿美金的头还需要时间来验证,但具有先发优势、产品过硬、量产过关等核心要素的企业绝对是行业的稀缺标的。
硅基仿生是国内首家获批免校准CGM并具备规模量产能力的企业
事实上,硅基仿生CGM传感器的布局从年5月份就已启动,瞄准代传感器路线,花了年时间实现传感器核心技术的突破。年投入CGM的整机设计工作,最终在01年11月实现获批上市。同月,年产能超过万的产线获批生产许可证,标志着我国首款免指血校准CGM产品进入规模量产阶段。据悉,这也是目前国内产能最大的免指血校准CGM生产制造基地。
CGM上市过程中,传感器电极、膜层、传感层以及算法、量产等都是决定性能的关键,此前,占据先发优势的外企几乎垄断了该领域的核心技术,国产品牌需要极强的自主创新能力,硅基仿生历时六年完成这一突破,是其前瞻性布局的成果体现。
硅基动感CGM产品性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硅基仿生的“硅基动感CGM”产品通过多项技术创新,攻克现有CGM产品存在的硬针、监测时间短、需要指尖血校准、需要扫描等问题,大幅提升用户血糖监测过程中的准确性、安全性、舒适度及易用性。相关核心技术已申报37项发明专利,其中1项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测量准确性是CGM产品的重要评价指标。医院牵头,中医院、医院参与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硅基动感CGM的平均绝对相对误差值(MARD)为8.83%,这是CGM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