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长三角眼科诊疗专科联盟成立,已覆盖141
TUhjnbcbe - 2023/6/23 21:37:00

图说:“长三角眼科诊疗专科联盟”启动仪式现场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5月31日,由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智慧医疗发展联盟发起、复旦大医院(医院)牵头、三省一市家医院共同参与的“长三角眼科诊疗专科联盟”正式启动。

“长三角眼科诊疗专科联盟”成立仪式暨第一届长三角眼科诊疗专科联盟高峰论坛上,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表示,目前,上海医疗服务的势头持续向好,医学技术的服务能力、辐射能力以及在服务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等方面,都将持续起到积极的作用。

“新形势下,如何更好惠民、利民、便民,整合长三角各兄弟省市的医疗资源来提供高质量、同质化的医疗服务十分必要。而该专科联盟在长三角区域内多学科工作机制、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智慧创新等方面的探索非常值得鼓励,期待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尽早行动,临床研究与技术尽快转化。”邬惊雷说。

长三角智慧医疗发展联盟理事长朱仁明认为,长三角眼科诊疗专科联盟的成立应具有四个方面的意义:“第一是区域的一体化,这将涉及到三省一市共41个地级市共2.2亿人口的眼健康,第二是从科普到预防到诊疗,再到医务康复的一体化发展,第三是产、学、研、医、*府和金融的协同发展,第四则是线上线下融合的的一体化,也就是将线上智慧化手段与线下诊疗服务有效衔接。”

长三角智慧医疗发展联盟首席顾问傅晓也表示,几个月以来,长三角智慧医疗发展联盟在上海市委市*府的统一领导下,为抗疫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也做到了疫情防控和工作推进两不误。“期待眼科诊疗专科联盟在成立后,能充分整合上海以及长三角区域内的医疗资源,并将优质资源辐射三省一市,让广大百姓也能享受优质资源带来的成果。”

长三角智慧医疗发展联盟首席专家、上海健康医学院首任院长*钢表示,此次以复旦大医院院长周行涛牵头的长三角眼科诊疗联盟,将以全面提升长三角眼科诊疗质量为目标,借助数字化科技、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服务的手段,为长三角各地的眼科诊疗提供技术互助支撑,从近视眼做起,逐步拓展到眼科各领域,推动区域融合多学科发展、多中心临床的研究、诊疗新理念的云上平台等一系列重要工作的落地及具体推动。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65岁以上人口逐年增长,年达2.0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4.20%。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与年龄高度相关的眼病发病率将持续提高,患病人数持续增加。

“事实上,医院的线上模式,长三角区域内的眼科诊疗整体水准可以有更好的融合与提升;近年来,我院与浙江宁波、湖州,江苏南京、徐州,安徽合肥、医院都做了很好的尝试。”长三角眼科诊疗专科联盟主任、复旦大医院院长周行涛告诉记者。

周行涛表示,长三角眼科诊疗一体化下的医疗服务若要长久,一定是双向的,也一定是平等的,并且最终实现互惠互利,但这最终需要以服务患者为核心才能实现这一长久。

“我在两年多前参观青浦长三角(上海)医院时发现,一些疾病导入上海的情况很多见,但如医院能实现同质化诊疗,又能形成适当的就医氛围,百姓也能接受的话,就能免去长途奔波的辛苦,那真的是一个便民惠民的好事。上海的患者去宁波、蚌埠等地随访,当地的医护也是照顾有加。长三角协同一定是双向作用的。”

周行涛也在线上介绍,该专科联盟的几大工作目标包括:制定互联网智慧眼科诊疗技术标准、临床指南、管理规范,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建立眼健康大数据库,建设长三角区域转诊网络体系、互联网远程诊断平台,以及加强人才培训输送力度、提升长三角眼科人才专业水平。

记者了解到,为解决疫情期间复诊患者就医难、配药难等问题,作为上海首家在疫情防控期间开通全市跨院复诊服务的医疗机构,复旦大医院日最高处方量超过了张;以今年4月为例,该院医院为患者提供的医疗服务总量超过线下问诊,单日最高挂号数超过次;此外,医院还为市民设计了线上下单的“取药码”,该码单次有效,不仅为配药者和代配者提供便捷,更保障了个人信息安全。

目前,复旦大医院所有专家的医院权限均已完成认证,实现了线下与线上排班同步、同质和无缝管理,共涉及33个医院教授团队,涵盖眼科、耳鼻喉科等5个专科门诊。

“年,我们的互联网诊疗服务已经拓展至国内9个地区14家医院。”周行涛说,“下一步,我们的工作重点在于,要扎实完成智慧服务、医疗、医院整体提升工作,提升医疗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能力;同时,大力发展医疗在线新经济,搭建好跨区域、夸专科、跨时间空间的一体化医院。”

据悉,在当天长三角眼科诊疗专科联盟成立之际,由复旦大医院姚佩君宣布联盟成员单位。在随后举办的长三角眼科诊疗专科联盟高峰论坛上,以先进技术融入五官科诊疗为基础,来自沪苏浙皖眼科领域的医学专家分别发表主题演讲。

新民晚报记者左妍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三角眼科诊疗专科联盟成立,已覆盖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