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不少新冠感染者在分享自己的康复经历时,给自己所感染的病毒起了名,比如有感染后胃口大增的“干饭株”,也有感染后体重突然下降好几斤的“暴瘦株”,还有放屁不停的“放屁株”,嗅味觉失灵的“失味株”。
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王昌惠、主治医师谢栓栓在接受采访时均表示,这些稀奇古怪的命名,大部分是网友根据感染新冠病毒后的症状表现戏谑取的名字。这些所谓“不同的毒株”,其实并没有科学依据,只是不同患者临床表现上有差异而已。
王昌惠指出,从目前我国流行的病株来看,主要还是奥密克戎的不同变异株。感染奥密克戎整体表现规律为:感染早期可能会有1至2天的发烧,之后就会以呼吸道、上呼吸道症状为主,3至5天基本缓解。基于国内外的数据报道,奥密克戎变异株总体来说,重症率已经较之前的原始株、德尔塔株明显下降了。因此,感染的是奥密克戎的具体哪个变异株,对人体的影响总体差异不是很大。
可以说给病毒起名是网友们的一种戏谑,或者是说在“玩梗”,但是这种“玩梗”的同时,大家也要注意不同的症状背后所隐藏的问题。
比如感染了所谓的“干饭株”后胃口大开,很有可能是胰岛功能出现了问题,有可能会是糖尿病的前兆。
而所谓的“暴瘦株”,有可能只是发烧将体内水分给烧干了,一般高烧退后机体很快可以恢复正常,不要过分开心。
这样的一种戏谑,或许会让大家减轻对病毒的恐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能更贴切地来表达自己的症状。
但戏谑可以,“娱乐至死”就很不妥了。
最近小欣就在一些短视频下面看到有人在说自己的症状较轻时,评论里有人表示“这个株不错,求感染”,还有人说“既然早晚都要感染,不如感染个轻松的”。
很显然,有这样想法的人,说明他对这个病毒还是没有科学的认知。
各种奇奇怪怪的“毒株”,其实说到底还是奥密克戎,只不过是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出了不同的症状,“挑个温和的毒株感染”的想法既不科学,也不靠谱。
希望大家在面对病毒的时候,还是要以一种科学的、正确的观点来面对,要正视新冠,切勿娱乐化病毒,更要保持一颗“敬畏心”。(华小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