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血糖高,中医可以做什么 [复制链接]

1#

中医学将糖尿病归为“消渴”,由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等导致阴虚内热,是以多饮、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症状的病证。《素问·奇病论》认为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是引起消渴的原因,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互为因果。生活调摄对糖尿病具有治疗作用。糖尿病的病程可分为郁(前期)、热(早期)、虚(中期)、损(晚期)4个自然演变阶段。

中医如何认识糖尿病

早期

病程多在5年内,尚无明显的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以口干多饮,身重困倦,小便频数,大便黏滞不爽或便秘,舌质红、苔*为主。此时疾病主要发生在肺、胃、脾、肝,该期主要有热盛伤津证、肝郁脾虚证、痰浊中阻证、湿热蕴结证。

▲热盛伤津证:临床表现为口渴多饮,多食易饥,皮肤干瘪,心烦易怒,大便干结,小便短*,舌红干、苔*燥。此证多见于初发糖尿病且空腹及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者。调养以清热泻火、生津止渴为主。

▲肝郁脾虚证:临床表现为情志抑郁,胁胀作痛,腹胀食少,便溏不爽,舌质淡胖、苔白或腻。此证型患者多为女性,形体偏瘦,可有焦虑、抑郁倾向。调养以疏肝健脾、理气和中为主。

▲痰浊中阻证:临床表现为形体肥胖,面垢多油,身重困倦,口黏,舌质淡、舌体胖大、齿痕明显、苔白厚腻。此证型以肥胖型2型糖尿病为主,可伴随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等代谢紊乱。调养以燥湿运脾、化痰降浊为主。

▲湿热蕴结证:临床表现为形体肥胖,口干不欲多饮,小便短*,便溏不爽,舌质、苔*腻,脉滑数。除肥胖、血糖高以外,此证型患者多有肠道菌群失调表现。调养以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为主。

中期

病程多在5~10年,兼有不同程度的微血管并发症。临床表现为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烦渴欲饮,午后颧红,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体瘦薄、苔少而干。此时疾病主要发生在肺、脾、肾三脏,主要表现为胰岛素分泌不足及峰值延迟,可伴见胰岛素抵抗。该期主要有肺肾阴虚证、脾气亏虚证、脾肾气虚证。调养以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为主。

晚期

病程多在10年以上,已出现大血管并发症,病情复杂。临床表现为小便频数,眩晕耳鸣,口干夜甚,手足抽搐,多梦遗精,舌红少苔;或见眩晕耳鸣,神疲,畏寒肢凉,五心烦热,心悸腰酸,舌淡少津。此时疾病主要发生在肝、脾、肾,表现为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脏腑功能受损。该期主要有肝肾阴虚证和阴阳两虚证。

▲肝肾阴虚证:临床表现为五心烦热,低热颧红,胁痛,小便频数,混浊如膏,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口干夜甚,手足抽搐,皮肤干燥,雀目,舌红少苔。此证型患者多已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或伴有自主神经病变。调理以滋补肝肾、养阴润燥为主。

▲阴阳两虚证:临床表现为畏寒肢凉,下肢浮肿,甚则全身皆肿,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混浊如脂膏,甚至饮一溲一,神疲,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耳轮干枯,面色黧黑,心悸腰酸,阳痿,舌淡少津。调理以滋阴温阳、补肾固涩为主。

生活养生

传统功法

●八段锦(强推荐)

练习八段锦可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水平,尤其对改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以及调节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有一定疗效。还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和生活质量。

连同预备式、收势共10式,8个基本动作要领: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功法特点:强调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紧结合、动静相兼,神与形和、气寓其中。练习时注意要松静自然、准确灵活、练养相兼、循序渐进。每次1~2套,每天1~2次。

●太极拳(强推荐)

练习太极拳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同时可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和生活质量。

24式太极拳包含:起势、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左右倒卷肱、左揽雀尾、右揽雀尾、单鞭、云手、单鞭、高探马、右蹬脚、双峰贯耳、转身左蹬脚、左下势独立、右下势独立、左右穿梭、海底针、闪通背、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收势。

功法特点:柔和,强调意识引导呼吸,配合全身动作。每次1套,每天1~2次。

药膳

●山药薏苡仁粥

山药60g,薏苡仁30g。

健脾固肾。

用于2型糖尿病之脾肾亏虚证的辅助治疗。

山药去皮切块,薏苡仁洗净,共入锅中加水煮熟即可食用。

每份合主食50g,按量食用。

●燕麦饼

燕麦粒50g,面粉g,胡萝卜g,蒜苗20g,鸡蛋60g,牛奶10ml,盐5g,清水g,胡椒粉适量。

益气健脾、滋阴敛汗。

用于2型糖尿病之气阴两虚证的辅助治疗。

燕麦粒煮熟出锅备用;蒜苗、胡萝卜切碎,加燕麦、鸡蛋、面粉、盐、胡椒、牛奶搅拌均匀;面团分5份,用手压扁,放入电饼铛烙至两面金*即可。

每份约合主食50g,按量食用。

内容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中药吃对才健康——这样用中药更安全更有效》

组织编写: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