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羟苯磺酸钙可以防治多种糖尿病并发症,如何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如何治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088716.html

60多岁陈先生是一名糖尿病患者,虽然也一直在口服降糖药物,但是由于没有定时监测血糖,所以对于自身的血糖情况并不清楚,医院进行复查和调整用药。

最近几个月陈先生老是感觉自己看东西有点模糊,特别是晚上视力减退的比较明显,而且眼前老是有像“蚊子”一样的黑影飘过,刚开始他以为自己是用眼过度导致,于是买了点眼药水滴,症状有所好转。但是1周前陈先生突然发现自己的双腿出现水肿,一按一个坑,而且伴有明显乏力,这种突发的情况让他感到害怕,医院进行就诊。

医生听到陈先生的描述后第一时间为其完善了相关检查,结果发现陈先生的血糖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达到8.1%,而且肾功能出现明显异常,血肌酐达到了umol/L,这已经是轻度肾功能不全的标准了;其次,眼底检查表明陈先生的眼底视网膜血管发生明显改变,所以平时的眼干、视力减退其实都是糖尿病并发症的表现。

医生在为陈先生调整降糖方案后,嘱咐其规律监测血糖变化,同时为其开具了一种叫做羟苯磺酸钙的药物,嘱咐其规范服用。陈先生看到上面有个钙字后以为是补钙的药物,于是反问医生他又不是缺钙,为什么要补钙呢?医生解释道羟苯磺酸钙并不是补钙药,而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对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一定要规律服药才能达到治疗效果。医生嘱咐陈先生回家后规律服药,有医院就诊,陈先生听从了。

一、什么是糖尿病微循环障碍?发病机制是什么?

糖尿病的并发症是威胁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危险因素之一,而且由于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所涉及器官和组织非常多,眼睛、心脏、大脑、肾脏等都是容易受到高血糖状态影响的地方,而且特别容易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致残,甚至致死的情况。

糖尿病微循环障碍是许多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其被定义为由于微循环结构和功能出现损伤,导致其所支配的组织和器官代谢水平发生异常。这种糖尿病的糖尿病微循环障碍所诱发的并发症极多,除了常见的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还是诱发糖尿病周围神经损伤的重要因素,因此及时发现和纠正糖尿病微循环障碍常被作为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原则。

目前对于高血糖诱发微循环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以下3个方面是目前研究热门。

1、高血糖诱发血管内皮受损

所谓的微循环其实就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这是血液与组织器官实现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病理性学研究表明高血糖状态会导致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能量代谢出现异常,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坏死凋亡,进而导致血管内皮结构受损,这会导致微循环中的血液发生渗出,并且会减少物质交换的面积,继而导致组织和器官的营养缺乏,导致多个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和结构障碍。

2、多元醇通路激活诱发细胞损伤

多元醇通路是一种在一族醛糖还原酶催化下所发生的酶化反应,其根本的作用是产生山梨醇,而当血液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是,细胞内的葡萄糖会增加,进而导致多元醇通路被过度激活,导致大量葡萄糖被还原成山梨醇,造成山梨醇在细胞内大量累积,而大量的山梨醇会导致细胞渗透性增加,进而导致细胞发生渗透性凋亡,这种机制不仅仅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同时对于神经细胞也会有*副作用,是诱发糖尿病血管病变和神经损伤的关键机制之一。

3、氧化应激诱发血管增生

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血液中的氧化自由基增多,进而在微循环处诱发氧化应激反应,这种反应会导致微血管结构损伤,诱发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渗出,并且会导致血管基底膜增厚,血管腔狭窄甚至闭塞,最终导致微血栓的形成,诱发组织器官发生循环障碍、缺陷缺氧,进而导致功能异常和结构损伤。

二、羟苯磺酸钙的作用机制和特点

羟苯磺酸钙又被称为2,5-二羟基苯磺酸钙水合物,是临床常用的血管保护药之一,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降低微血管壁通透性,促进血液循,降低血液粘滞度,抗血小板聚集等多重药理学作用,是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微循环障的常用药物之一,临床研究表明其对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静脉曲张综合症等多种疾病具有明确的治疗效果,被许多糖尿病指南推荐为一线药物。

羟苯磺酸钙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其可以通过多种机制保护血管结构和功能,改善微循环状态,这对于防治多种糖尿病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1、抑制炎症反应,减少血管渗透

动物实验表明羟苯磺酸钙可有效减少组胺、5-羟色胺等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对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同时可以抑制微循环血管发生扩张,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及脆性,增加血管内皮的抵抗力,从而有效减少血管的渗透性,保证正常的血液供应。

2、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羟苯磺酸钙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改善血液和血浆粘稠度,同时可以抑制缓激肽、血小板激活因子等多种活性物质的合成和释放,减轻这些物质对于血管内皮的损伤,避免诱发凝血反应,从而达到预防血栓形成的目的。

3、抑制基底膜增厚和新血管生成

羟苯磺酸钙可以减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管受体结合,从而减少血管新生;其次,羟苯磺酸钙可以减少血液中胶原蛋白,抑制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从而防止微循环血管发生阻塞,保证正常的血液供应。

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羟苯磺酸钙的起效较慢,大约需要4小时血药浓度才能达到峰值;其次,本药的半衰期只有4小时左右,因此需要每日服用3-4次才能维持疗效;最后,羟苯磺酸钙主要是通过肝脏进行代谢分解,通过尿液进行排泄,因此长期服用容易对肝功能造成影响,服药期间必须定期监测肝功能,以免造成损伤。

三、羟苯磺酸钙临床可以治疗这些疾病

羟苯磺酸钙作为治疗糖尿病微循环障碍的药物之一,其临床应用的范围非常广,对于多种糖尿病的并发症都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于肾脏和视网膜的作用明显,临床上羟苯磺酸钙可以治疗以下4种疾病。

1、糖尿病肾病

肾脏是糖尿病患者最容易受损的脏器,其本质来自于高血糖对于肾小球的损伤所导致,临床多表现为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上升,严重时会导致水肿、蛋白尿,甚至导致肾衰竭。羟苯磺酸钙是临床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常用药,临床研究表明在降糖药的基础上联用羟苯磺酸钙,可以有效改善肾脏功能,减轻肾脏损伤,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并且可以有效保护肾脏组织,改善患者预后。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病变容易导致视力减退,严重时甚至导致失明,是糖尿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高度的致残率。羟苯磺酸钙是保护视网膜的药物之一,对于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一定的作用。临床研究表明羟苯磺酸钙可以有效改善视网膜的微循环状态,减少渗血,改善视力,从而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后。

3、糖尿病神经损伤

糖尿病神经损伤主要累及的范围非常广,几乎所有的周围神经、自主神经、脑神经等都会受累,病理上表现为神经纤维脱髓鞘和轴突变,而临床上多表现为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或感觉丧失,同时当自主神经受累时可表现为心血管、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等多个脏腑和系统的功能障碍。临床研究表羟苯磺酸钙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导致的神经损伤,改善神经组织的血液供应,从而改善肢体麻木疼痛等不适,也可以改善多个器官的功能。

4、静脉曲张综合症

静脉曲张综合症是一种由于静脉曲张所致的非栓塞性功能不全性疾病,临床上包括原发性静脉曲张、静脉炎及表浅性血栓性静脉炎等多种疾病,而羟苯磺酸钙治疗是临床上治疗静脉曲张综合症的常用药物之一,临床研究表明羟苯磺酸钙可以有效改善静脉回流,减轻静脉炎症反应,促进血液流动,从而减轻肢体疼痛、水肿等多种临床症状。

四、服用羟苯磺酸钙应注意这3个方面

羟苯磺酸钙本身的安全性较好,可以长期口服,但需要服药过程中可能导致的副作用,建议有需要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规律用药,服用羟苯磺酸钙必须注意以下3个方面。

第一、注意羟苯磺酸钙的服用剂量和方法

临床上羟苯磺酸钙的种类较多,有胶囊也有片剂,但需要注意个体化的用药方案,依据不同疾病进行规范用药

糖尿病并发症:如果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时,常规的服用方法为每次0.5g,每日3次,服药周期在4-6个月,症状好转后改为每次0.5g,每日2次,并维持这个剂量长期口服;

其他微血管病变:如果是治疗非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常规的服用方法为每次0.5g,每日3次,服药周期在1-2个月,症状好转后改为每次0.5g,每日2次,并维持这个剂量直至症状完全消失;

静脉曲张综合:如果是治疗静脉曲张综合,常规的服用方法为每次0.5g,每日2次,服药周期在1-2周,症状好转后改为每次0.5g,每日1次,并维持这个剂量服用1-2周以巩固疗效。

第二、注意长期服用羟苯磺酸钙可能的不良反应

临床上羟苯磺酸钙往往需要长期服用,服药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不良反应。首先,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最为常见,如胃部不适、恶心、胃灼热等,如果出现上述反应建议暂时停药或者减量;其次,长期服用可能出现肝功能的异常,导致肝酶的异常上升,如果出现这种反应建议暂时停药,等待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再从小剂量用起;最后,极少数患者服用后会出现变态反应,导致皮疹、哮喘等不适症状,这类对于羟苯磺酸钙中成分过敏的患者禁用。

第三、这些人群应该禁用或者慎用羟苯磺酸钙

妊娠前3个月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缺乏相关数据,安全性未知;儿童禁用,安全性未知;患有甲亢的患者慎用,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老年患者从低剂量用起,逐渐调整药物剂量。

五、总结

综上所述,羟苯磺酸钙可以有效治疗多种糖尿病并发症,并且对于多种微循环障碍导致的疾病都有确切的治疗效果,但是服用期间一定要在注意剂量和次数,注意个体化用药方案,避免不良反应;其次,糖尿病患者服用羟苯磺酸钙时一定要结合规范的降糖治疗,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