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网站vip账号 http://liangssw.com/bozhu/11430.html葡萄膜具有丰富的血管及色素,故又称为血管膜和色素膜。具有供给眼球营养、遮光和暗室的作用。从前至后可将其分为三部分: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1.虹膜虹膜位于角膜后面,为圆盘状,其周边根部与睫状体相连,直伸晶状体前面,由此将眼球前部腔隙分隔成前房和后房两部分,虹膜悬在房水中。其表面呈高低不平的辐射状隆起的条纹,形成虹膜纹理和隐窝。
虹膜中央有一直径为2.5~4mm的圆孔,称瞳孔,其大小与年龄、屈光及精神状态等因素有关。瞳孔周围有呈环形排列的瞳孔括约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兴奋时瞳孔缩小;还有呈放射状排列的瞳孔开大肌,受交感神经支配,兴奋时具有扩大瞳孔的作用。瞳孔的缩小、开大动作
可以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当光线直接照射一眼瞳孔时引起两眼瞳孔均缩小的现象,称为瞳孔对光反射。光照眼的瞳孔缩小称直接对光反射,对侧眼的瞳孔缩小称间接对光反射。眼视近时瞳孔缩小,并发生调节和集合作用,称为瞳孔近反射。
在组织学上,虹膜主要由前面的基质层和后面的色素上皮层构成。基质层是由疏松的结缔组织和虹膜色素细胞组成的框架网,神经、血管行走其间。虹膜基质内有丰富的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被丰富的色素掩盖,正常情况下看不到血管。虹膜颜色决定于基质内色素细胞的色素含量,如色素致密则虹膜呈棕色,色素较少则虹膜呈蓝色或灰色。色素上皮层分前、后两层,两层细胞中均含丰富而致密的黑色素,故虹膜后面呈深黑颜色。后层的色素上皮在瞳孔缘向前翻转为一条细窄的黑色环形花边,称瞳孔领。
虹膜具有丰富的血管和密布的三叉神经纤维网,感觉特别敏锐。发生炎症时虹膜肿胀,纹理消失,并有剧烈的眼痛及大量的渗出,甚至出血。
2.睫状体睫状体在巩膜内面,前接虹膜根部,后于锯齿缘处与脉络膜相连,是宽6~7mm的环带组织(图2-4)。其色深褐,矢状面约呈三角形,基底朝向虹膜根部(图2-5)。前1/3肥厚,称睫状冠,宽约2mm,富含血管,有70~80个纵行放射状突起,称睫状突;后2/3薄而扁平,称为睫状体扁平部。扁平部与脉络膜相连处呈锯齿状,称锯齿缘。睫状突上皮细胞产生房水,房水可供给眼球内组织的营养、维持眼内压。
睫状体主要由睫状肌和睫状上皮细胞组成。睫状肌由外侧的纵行、中间的放射状和前内侧的环形三组肌纤维组成,为平滑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睫状体到晶状体赤道部有纤细的晶状体悬韧带联系。睫状肌的舒缩对晶状体起调节作用和房水外流作用,即睫状肌之环形肌纤维收缩,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借助自身弹性变凸,屈光力增加,以达到视近的目的,这一作用称为调节;其中纵行肌纤维收缩,牵引前部脉络膜,将巩膜突向后拉,使小梁网开放,有利于房水的外流。此外,若睫状肌长时间收缩会出现调节过度而发生近视现象;又因牵引前部脉络膜影响锯齿缘部视网膜,可造成视网膜的囊样变性,甚至发生周边视网膜裂孔。
睫状体有来自睫状长、短神经的感觉神经,并在睫状肌中形成神经丛,分布密集,又富含血管,故炎症时眼痛、渗出明显。
3.脉络膜脉络膜前起于锯齿缘,后止于视盘周围,介于巩膜与视网膜之间。其由外向内分为:①脉络膜上腔:为血管、神经通过的要道,有睫状后长动脉、睫状后短动脉、睫状神经等从此通过;②大血管层:血管的网状条纹特别显著,是豹纹眼底的由来;③中血管层;④毛细血管层;⑤玻璃膜(Bruch膜):无结构的透明组织,与视网膜的色素上皮层紧密相连。
脉络膜血液主要来自睫状后短动脉,占眼球血液总量的65%左右,供给视网膜外层和玻璃体的营养。但因血流出入口均小,血流缓慢,血管通透性高,故脉络膜易受到自身免疫、感染、代谢、血源性、肿瘤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病变。因为脉络膜毛细血管通透性高,小分子的荧光素易于渗漏,而大分子吲哚青绿不易渗漏,所以吲哚青绿能较好地显示脉络膜血管的影像。
脉络膜含有丰富的色素,有遮光作用,使眼球成暗箱,确保成像清晰。脉络膜不含感觉神经纤维,发炎时无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