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https://wapyyk.39.net/doctor/306475.html有糖尿病问题的朋友,认为只要打上“胰岛素”,其他就不用管了,想吃啥就吃啥,口渴就喝甜饮料,反正胰岛素会调节血糖的,这样的做法真的靠谱吗?我们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点胰岛素以及糖尿病的研究近代历史,从历史上逐渐加强认知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这样的一种想法和认识,其实还停留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对于糖尿病的认识上,在年班廷发明胰岛素之前,对于糖尿病特别是1型糖尿病,人们基本是没有办法治疗的,医生们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帮助病患控制血糖,比如饥饿疗法等等,但通常都很难阻止糖尿病人的早亡,后来糖尿病人迎来了曙光,胰岛素的发明,大大提高了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率,也使得糖尿病人的寿命延长成为了现实,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年糖尿病的发明者班廷和麦克劳德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胰岛素发明的前十几年中,很多人包括很多医学专家都认为,糖尿病的问题已经被彻底“解决”了,而解决治愈糖尿病的药物就是“胰岛素”,这也正是现在某些朋友的想法,打了胰岛素了,为啥还要控制饮食?但在随后的十几年中,科学家们发现,虽然胰岛素能够有助于血糖的控制,但糖尿病人的并发症并没有真正的消失,而胰岛素注射给药造成的用药不良反应风险,低血糖风险等等,也同样存在和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因此,人们逐渐认识到,胰岛素的确是一种加强血糖控制的良药,也是提高糖尿病患者预期寿命的重要里程碑,但单靠胰岛素并不能解决糖尿病人全部的问题。
随着医学的不断年发展,随着对糖尿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曾经有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两种不同观点一直在激烈碰撞着,一种观点认为,不管是否用药,不管是否能够有效地控制好血糖水平,糖尿病的并发症都是不可避免的,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通过严格的自我管理和血糖控制,糖尿病的并发症的发生是可以得到预防和延缓发生的,这两种观点都有各自的专家支持,一直争论不休。
一直争论不休的原因,是那时候没有询证医学的观念,没有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数据来证明到底哪种观点是正确的。随后为了证明这个问题,英国和美国分别开展了两项针对这个问题的大型糖尿病研究,英国的研究叫UKPDS研究,而美国的研究叫DCCT研究。英国UKPDS研究结果表明,平均随访10年,发现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1%,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降低35%;于10年后开始的美国DCCT研究,在年公布结果:经过7年的强化血糖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病和神经病变的进展显著降低,于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这两项研究的结果,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严格控制血糖可改善预后,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和发生风险,结束了有关糖尿病并发症是否可以预防这个核心问题长达50年的争论。
糖尿病到底如何严格控制血糖呢?是不是每天打胰岛素就够了?当然不是的,严格控制血糖,除了要合理用药以外,还有更重要的2个方面,一是饮食上的加强控制,另一个方面是加强运动上的消耗。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应该长期应用以控制血糖,而对于更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应该遵循这样的一个顺序,首先是加强生活上的调理干预,通过控制饮食和运动来加强血糖控制,如果通过控制饮食和运动方面的生活干预,无法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达标,可以考虑口服相关药物来加强血糖控制,如果联用2到3种口服药物,仍然无法有效控制血糖的情况下,才考虑用胰岛素来加强血糖的控制。
饮食控制和加强运动是控制血糖的基础,这样的生活干预,不论是否用药,都应该以此为基础,之所以要求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是纠正身体能量过剩的生活基础,是控制好血糖,保持血糖平稳的基础,也是降低降糖药使用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风险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对于身体的全面健康获益,以及糖尿病心血管、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预防也是极其重要的。
举个例子大家就更容易理解一些了,比如说有的朋友,通过打胰岛素,确实能够控制住血糖,天天吃肥肉,不运动也不会使血糖升高,但长期这样下来,血糖不高了,血脂也会一步步的高上去,血脂代谢出现异常,同样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如果能够积极的控制饮食,不但对血糖代谢有帮助,不用打那么多胰岛素,对于血压、血脂的控制同样也是有一定辅助作用的,会全方位地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这样的健康饮食的保持,才是正确的调理血糖的态度。
总而言之,如果认为糖尿病人吃了药,或者是打了胰岛素就万事大吉,完全不用控制饮食,想吃就吃想喝就喝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可能真正的平稳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如果您身边有这样的朋友,不妨和他聊聊胰岛素的发展史和糖尿病的这些研究历史,或许你的介绍,会让他更加重视血糖的生活调理,进一步的加强自身的血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