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231864.html由于胎儿医学、围产医学、新生儿重症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存活下来。出生胎龄25周的早产儿生存率可达54.8%,出生胎龄≤28周的超早产儿总体存活率在国外达88%,我国也可达78%。然而存活高危儿中有5%~10%可能会发生脑损伤,导致认知、运动、视听觉功能、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异常或障碍。
定期随访重要吗?
非常非常重要!!!
因为不能在胎儿期、出生时或新生儿期明确预测各种高危因素对婴儿的损害,也无法精准判断脑损伤是否存在及其程度和预后,有必要对NICU出院高危新生儿开展系统的随访管理,定期监测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筛查脑损伤及发育异常,在实施基本发育促进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早期干预方案,以保障其出院后的生存质量,促进早期发展。
哪些宝宝需要定期随访?
在NICU接受过监护治疗后出院的0~3岁婴幼儿主要包括:
1.早产儿(尤其是超早期和早期早产儿)
2.低出生体重儿(尤其是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
3.怀疑或明确有脑损伤(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室周围白质软化、颅内出血、脑积水、化脓性脑膜炎、胆红素脑病、低血糖脑损伤等)的新生儿
4.出生伴发慢性疾病(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短肠综合征等)的新生儿
5.接受过高级生命支持(如体外膜肺氧合、一氧化氮治疗肺动脉高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的新生儿
5.患有遗传病或遗传代谢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等)的患儿等。
随访的目的和目标是什么?
1.指导家庭掌握出院后特殊健康问题的识别和处理。
2.监测慢性疾病转归
3.开展系统规范的生长发育监测
4.为父母提供以家庭为中心的高危儿照护和早期干预培训支持
5.综合管理以改善高危儿近期、远期发育结局。
6.对评估正常的儿童,促进其生长发育获得良好结局;
7.对于发育偏异的儿童,早发现、早干预使其尽早回归正常发育水平;
8.对于符合临床疾病诊断标准的患儿,尽早转诊并予以专科治疗。
随访由谁实施?
多学科团队协作
包括新生儿科、神经康复科、眼科、耳鼻喉科、护理团队、心理医师、营养师、社会工作者等
多久随访一次?
根据NICU高危新生儿常见危险因素,将其分为低危、高危两类。
一、低危者以儿童保健科随访为主。
1~6月龄(早产儿按校正月龄,下同)至少每月随访1次。
7~12月龄至少每2个月随访1次,13~24月龄内至少每3个月随访1次,24月龄后至少每6个月随访1次。
二、高危者需在儿童保健科随访的基础上,加强与新生儿科、康复科等专科的协作。
1~12月龄每月至少随访1次。
13~24月龄内至少每2个月随访1次,24月龄后至少每3个月随访1次。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高危儿连续2次生长发育评估结果可疑或异常,则需增加随访频率并评价转诊指征。
随访会查些什么?
高危儿的随访管理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