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看过一个放羊的病人,是个彪形大汉,那个时候已经很暖和了,他穿着棉袄棉裤。大家看着很怪,个子很高,天这么暖和怎么还穿着一身棉衣?他就叙述他的病情,就是身上总怕冷,到了夏天也得穿着棉衣。医生一看就说虚,虚就补啊,越补身体越虚,不能干体力劳动了,所以后来让他休息了,挺大一个个子叫他放几个小羊。原来方子用附子用到一两,都解决不了问题,我一看这个人二目炯炯有神,三十多岁,面色黑黑的,也不像虚弱的样子,脉沉而弦,按之有力,小便*,大便也有点儿不痛快,舌苔是*苔,心烦起急脾气大。根据这个就判断是个阳郁于内,就开了个大柴胡汤。等到两付药吃完再来,上面的棉袄就脱了,棉裤还穿着。大家说你怎么棉袄脱了,他说我没那么冷了。后来又吃了两三付,棉裤也脱了。这时候阳气通达了出来。所以阳气阻于上、阻于内的现象临床上都是有的。如果只根据现象是怕冷畏寒就用附子,那是不行的。这一条在病理上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2、我就犯过这个错误,表邪不解就用了石膏了。旧社会我在大连当过职业医生。有一个患者是女性,姓周,发烧,是表不解的发热。我也没分风寒、风热,就给她开银翘散加石膏,吃了烧不退,这家对我还是挺信任的,过去看过病,都好了,这回还找我。再看一回吧,又一看,还感觉石膏用的劲小了,所以石膏剂量又加大,烧还是不退,还有点儿神昏谵语,这我就没有辙了。大连和山东是一海之隔,烟台有一位老大夫姓方,就请人家来了。人家就问了,你们没找当地医生看吗?说“找了,找刘渡舟看的”,把药方拿出来看看吧。一看,老大夫直晃脑袋,说他用石膏用得太早了。所以叶天士为什么讲卫气营血?有道理的、有层次的。你在卫分的时候用气分药能好吗?就冰伏了,像冰,把邪气伏在里了。这怎么办?现在邪气都闭郁到这样的程度了,发越不出来。这个老大夫有经验,说,你这样,你家里有没有养过鸡?找个公鸡。把公鸡找出来,拿个小刀把那个鸡冠给划开,拿个小碗接点儿鸡冠血,带点儿*酒,把它摊开了,放点儿蜂蜜,热*酒、蜂蜜、鸡血一和,给她喝下去,喝完以后,盖被出汗,就这么样了。盖了被,喝了鸡冠血,有*酒,还有蜂蜜,这个人就出了汗,汗出以后前胸出了一大片白色像针尖大小的白瘾疹,不是白蓓,没有浆,烧退,病就好了。这事我都不知道,他的男人后来告诉我的。以后我看《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有颜氏家传方治麻疹不出、痘疹不出有这么个方,就有鸡冠血,就这个方。
从那以后我用石膏就非常地谨慎了。不要一开方就把石膏用上去了,得分在什么阶段。再学习《伤寒论》张仲景这一句话“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就感觉非常亲切。所以为什么《伤寒论》有法有方。岳美中岳老说《伤寒论》有法有方,“法”是什么?这些地方就叫“法”。什么叫“可”?什么叫“不可”?给你分析出来两方面的问题,就有法了,就有所遵从了。
3、我以前对栀子柏皮汤有点儿看不起它,我也不用它。虽然也想,也背,但是没用过。有一年,我给人家治病,十几岁的男孩,就是得肝炎,*疸指数很高,时间长了,很危险,*疸总退不下去,医院住,找我会诊。中医一看还是湿热发*,是热象,还应该开茵陈蒿汤。一看,人家西医同志都是注射的药,大*注射液,茵栀*,也用过了,再重复就没有意思,可能也治不好。怎么办?还是有热,大便还有点儿拉稀,胃口也不太好,但还有热,底下有湿热,舌苔还发*,心里还发烦,更主要的是有一个特殊的症状,大家注意,两个脚丫子发热,睡觉两个脚丫子伸到被子外面去,两足发热。我想来想去,这怎么办?茵陈蒿汤不能用,开个栀子柏皮汤,*柏能够治肾热,脚丫子热恐怕下焦还有热,甘草还能和中健脾,就是这样的一个出发点儿,就是被迫的,没有招儿想出来这么个招儿,我就开了这三味药。那儿有个崔大夫,是西学中的,问:“刘老师,你就开这三味药?”我说:“是啊,栀子柏皮汤,是张仲景的方子。”这个方子还就特灵,吃了*疸直下。从这以后,我才认识栀子柏皮汤。
为什么张仲景有发汗的麻*连翘赤小豆汤、泻下的茵陈蒿汤,还来个栀子柏皮汤干什么?它是三纲,有汗法、有下法、有清法。凡是湿热发*,用过茵陈蒿汤,*疸下不来,脾胃还不太好,阴分有伏热,手心发热,五心烦躁,这时候栀子柏皮汤就效果特好。我以后就不止用了一次,用了好几次,千万不要轻视这三味药。茵陈蒿汤是茵陈、栀子、大*,栀子柏皮汤是栀子、柏皮和甘草,一个是上焦的,一个是中焦的,一个是下焦的,*柏是下焦的,还点儿滋阴的性质,滋阴清热,泻相火,栀子能够清心火,一个泻心,一个泻肾,都还有燥湿、清热利湿的作用,这里加上一个补中焦之虚的甘草,这样既能佐制栀子、*柏的苦寒伤正的不利方面。另外,甘草的确还是扶正的药,还有补脾胃的作用。所以*疸,肝炎病到了慢性阶段,时间比较长,正气有点儿虚衰了,这时还属于湿热发*,不属于寒湿发*,用栀子柏皮汤。这个方子是很好,可以补充茵陈蒿汤的不足。
4、有一个姓魏的,河南人,女性,30岁,年就患精神分裂症,在家里呆不了,医院。医院用电疗和胰岛素的疗法,病见好。但是没有完全好,后来就出院了,出院以后,感觉头皮上头发紧,就像裹了一层铁箍。这是一个特殊的症状,再一个,人善忘,记性不好。言听视动,随过随忘,很短的一段时间她就把它忘记了。患者的表现,两目呆滞,精神淡漠,月经的周期还是准的,28天,但是经期的时候小肚子作痛,脉是沉滑的。舌苔有一点儿腻,舌色略暗。《内经》说瘀血在下,使人发狂;瘀血在上就使人善忘。同时有痛经,脉见沉滑,李濒湖说“滑脉为阳元气衰,痰生百病食生灾。上为吐逆下蓄血,女脉调时定有胎。”根据这个情况,我当时就给她辨为有瘀血。于是就开了大*3钱,桃仁4钱,水蛭2钱炒,虻虫2钱炒,还有半夏、柴胡,配点儿柴胡和半夏舒肝祛痰。吃了两付后她有点儿泻下,不太厉害,像是见点儿好,而又不太明显,大便也没有太泻。后来就转方了,用的是这么几个方子,一个是有有桃核承气汤的意思,一个是有桂枝茯苓丸的意思,一个是有失笑散的意思,这三个方子合在一起了。就是桂枝2钱,桃仁4钱,大*3钱,丹皮3钱,茯苓8钱,蒲*2钱,五灵脂2钱,赤芍2钱,主要还是活血。为什么茯苓我用8钱,主要因为她的舌有点儿腻,同时茯苓这个药能治疗一些精神上的毛病,能够理气安定精神。这个药吃了两付,和前面那两付的药的力量可能有所衔接了,也不要只看后面这两付药的力量,她的大便多泻下臭秽之物,泻下之后,就觉得头上的铁箍就解除了,喜忘症状大大的减轻,再一次来的时候,神气啊,面容啊,判若两人。我就问她了,她说忘性吃了药见好,好到什么程度?她说是好了十分之七八。这时候她说她要回河南了,给她开了桃核承气汤加上菖蒲、郁金。
5、第二个病例,也是一个女性,姓刘,37岁,主诉在两年前由于产后得了感冒,出现眼睛疼,就是眼珠子痛,失眠,睡不着觉。开头就是这么个病,眼睛疼,失眠。以后就不是眼睛疼的问题了,出现视力下降,先从右眼开始的,从1.2降到0.1,到眼科检查,诊断为中心型的视网膜炎,进行了治疗,见效。右眼的视力恢复到1.0,而左眼反倒从1.5降到0.01,就是左眼不好了。检查眼底,眼底有水肿。这时候她就不找西医看了,找了老中医看,给开了石斛夜光丸,吃了以后,视力降低就控制住了,左眼的视力升至0.08,右眼视力恢复到1.2。但是,这时候又出现了一些症状,就是后背疼痛,小肚子右侧也疼痛,月经期的时候两条腿发胀。同时精神紧张,也是喜欢忘事,但轻得多。脉是六脉沉弦、沉滑,舌质绛暗黯,边上有瘀血斑,舌头边就像豆瓣那么大的蓝色的瘀血斑,辨证就是气血瘀滞,上扰于心,所以心神就被瘀阻所扰乱,惊怖善忘;气血瘀滞,不通则痛,所以她有腰背疼,有后背疼,肚子疼,腿发胀,腰腹疼痛这些疼痛的症状出现。视力问题我当时没考虑,因为她的眼睛已经比过去见好;所以就给开了一个方子:桃仁五钱,大*三钱,丹皮三钱,虻虫二钱,炒水蛭二钱,白芍二钱,也就是抵当汤里加上白芍、丹皮,白芍、丹皮是通肝的。这个患者第二次来看病的时候就给我反映了,说是吃了药以后大约在六七个小时吧,出现一个特殊的感觉,就是脑袋后边这个地方就跳动,同时还疼痛,又跳动又疼痛,这是一个感觉。另外肚子这时候就疼了,肚子疼得还很难受的,这是一个感觉,同时就来了大便了,大便拉得很多,尿的颜色她说就像血液,如血汁,尿如血汁。从此以后,她就感觉周身非常轻松,各种疼痛皆见好转。更感觉出奇的是,视力大有好转。以前没给她治眼睛的视力,但是吃了很见好,所以这个病人也挺高兴,我听了也挺高兴的,她见好,所以第二次我就不敢用这个抵当汤了,已经大便泻下来了,尿一些红尿,还敢再用吗,不敢再用了,第二次我就用血府逐瘀汤,加上茺蔚子、决明子,就照顾点儿眼睛。这个方子服了六剂,她就到眼科检查去了。又到眼科去检查去了,那么为什么?她眼睛觉得特别好啊,她要找西医指标化验化验,看一看这个病到底好没好。光是自觉症状不行,还得有点儿客观的指标。她到过去医院,眼科医生都认识就跟她说,你那*斑区的那个棕褐色病变现在已经变浅变小了。眼科医生说你这个病还是很怪的,怎么现在突然间变小变浅了?她的视力见好、恢复和这个*斑区的那个棕褐色的病变有关系,那个地方一变浅变小了,所以她看东西就亮堂了,视力就好了。后来她又来了,来了她就跟我说这个情况,最后开的是血府逐瘀汤加蛴螬,蛴螬是虫子,就地里那个虫子,白虫子叫蛴螬,蛴螬有明目之说,加上土鳖虫、鸡血藤、茺蔚子,后来这个方子吃了几付这个病就好了。在这个方子上,我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抵当汤也好,血府逐瘀汤也好,能治眼腈,能治这个视网膜中心性的视网膜炎,这个事其实也不是什么怪事,因为《内经》说:“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开窍于目啊,目得血而能视,手得血而能摄,她这个人产后感冒了有瘀血,瘀血不去影响新血不生,就使血对于眼睛的作用受到了影响,所以吃—些活血化瘀的药,瘀血解决了,瘀血解决了血能养目,肝开窍于目,咱也不知道那*斑区在什么地方,反正这个就见好了,这是一个医案,供大家参考。
6、医院带俩同学实习,一个病人下利,里急后重,脉跳得也快,滑数,我就告诉进修的同志,说你给开个白头翁汤,因为它是热利。吃了白头翁汤以后,这个人又来了,说是吃药见好,怎么见好?拉的似乎有点儿轻了,一摸他的脉,脉还是滑数,我看他舌苔,舌苔*了,跟着我的这位同志就说“刘老师,是不是再给他开白头翁汤?”我说得加大*,他就问我什么道理?我说你看一看,吃白头翁汤为什么舌苔还发*?就是说肠子里有滞热,光用清法不行的,白头翁汤有*连、*柏、白头翁、秦皮,非泄不可的,一泄这热就有出路,才能好,所以开了小承气,加上一点儿其他的药,吃了一拉就好了。“下之*自去”,一泻下以后舌苔的*就掉了。我们在临床治疗下利用“通因通用”,下利而用大*、枳实并不新鲜。张洁古、李东垣都有芍药汤。“芍药滞下便脓血,腹痛芩连芍药归”,芍药汤有一个加减法,就是“大便频数,而下重难通者,加大*”,它也得加大*。因为湿热凝结成利,不加点儿大*,肠子里的凝结是去不掉的,所以大柴胡汤治呕吐而下利,属于实热性的,这个不足为怪的。
7、我看过一个罕见的病,医院带同学实习,有一个姓崔的妇女,她是从两条腿的内踝,觉得有一股气,顺着阴股就往上冲上来了,先冲到小肚子,小肚子就觉得胀,然后往上冲,冲到肚子里发胀,等到了胸里,胸闷憋气,到嗓子眼人就要不行了。后来无意之中她吃了一种叫镇痛片的西药,一吃缓解些,所以她口袋里装着都是镇痛片,等这个病一来的时候吃镇痛片能够好一点儿。从脚的内踝部开始往上冲,没有文献记载,我在临床上发现这么一例,就是这样的。同学们就问这个算不算奔豚,我说是。按正理说也得算奔豚,反正它是从底下往上来。张仲景说从少腹上冲心者,她怎么从脚往上冲?我说脚这个东西也属于少阴的经脉,它里侧,内侧,也属少阴经脉,咱们就按奔豚给治。我就开了桂枝加桂汤,再给她吃一二钱黑锡丹,就开三付药。又过了一个星期,这老太太来了,说我吃药见好。为什么用黑锡丹?有两个目的,一个黑锡丹上边能够纳气,纳气归元;二是她带下特多,带下还有点儿像白饮,黑锡丹治疗肾气不固的带下、白饮、白浊。
8、那个时候我带同学《伤寒论》实习,看一个肝炎病人,他就是胁痛,吃了好几付小柴胡汤,胁痛都解决不了,人也没有劲儿了,不爱吃东西。脉弦而软,跳的还没有劲儿,后来就想到这一条了,说是先用小建中,后用小柴胡的,那是指肚子痛说的,肚子痛和胁痛差一点儿,反正他是虚,“急食甘以缓之”,“急食辛以散之”。《内经》治肝有两个法儿,要肝虚了,肝里血不足了,肝急了,血不能养肝,“急食甘以缓之”,吃甜药;要肝气郁积了,就要吃辣药,“辛以散之”。甘以缓之,辛以散之。一个是治气的,一个是治血的。我就给开了一个小建中汤。吃了就见好,胁就不痛了,后来吃了30付,这病就特好。不光这样,化验肝功能也都有好转。
9、咱们毕业的同学有一个姓赵,她的父亲得了肝炎,来找我看。什么症状呢?就是口干,干得厉害。我用了滋阴之法,又是沙参麦冬、玉地麦沙汤,后来白虎汤都用上了,结果就是解决不了。没辙了,我就问他睡觉怎么样?他说睡觉不好,晚上睡着就做梦。我一看舌头,舌尖偏红,后来我一想肾水不能上升,都是因为心火不能下降的,我开*连阿胶鸡子*汤。这个*连阿胶鸡子*汤吃了以后,马上口里就不干了。你看这事怪不怪?所以中医讲这个理,还是真得服。*连、阿胶、鸡子*里它没有多大的生津养液的药,它是苦寒的药,能够使肾水上交,睡觉也好了,口腔里也有津液了。
10、我曾治河北晋县一王姓男青年,患癫痫,虽屡用苯妥英钠等抗癫痫药物,不能控制发作。自述发病前感觉有气从下往上冲逆,至胃则呕,至心胸则烦乱不堪,至头则晕厥,人事不知,少顷则苏醒。小便频数,但排尿不畅,尿量甚少。脉沉滑,舌质淡嫩,苔白。我辨为太阳膀胱蓄水,水气上逆,冒蔽清阳之证,以利水通阳,温养心肾之法治疗。方用泽泻18g、茯苓12g、猪苓10g、白术.10g、肉桂3g、桂枝10g。连服九剂,癫痫发作竞得以控制。临床实践证明,对于阳虚水泛型的癫痫病,还可用真武汤治疗,或以五苓散与真武汤合方使用,皆有良好的疗效。
11、当年我在营口学医的时候,一位张姓邻居患了伤寒,时间也比较久了,先后经过几个医生治疗,好得也差不多了,但只有呃逆不止久治不愈。后来,延新民县的一个老医生来治,问过病史后,让他用粳米煮汤送服西洋参末二三分。吃了六七日,呃逆就好了。其他的医生觉得奇怪,就问他是怎么回事?老医生说:“仲景说过: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这个患者经过很多天的治疗,邪气虽去,但胃中气阴已衰,胃气不调,所以作呃。如果再用药物去损伤胃气,只能有害而无益。用米汤调养,借五谷之气以养人,胜于药石,再加上少量的洋参以扶胃家气阴,效果更为理想。”医生们听了以后都叹服不止。这位老医生的认识可谓学有所得。
12、有个姓严的地质工作者,被西医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每天夜晚十一点到十二点钟,先开始发冷,就像发疟疾,胃口就痛得很厉害,然后就吐。县医院建议动手术,他不太乐意,就到我们那儿去看病。我一看他脉弦而迟,舌质也淡,舌苔有些水滑,吐涎沫,这是吴茱萸汤证。就给他开了吴茱萸汤,吃了就好了。吴茱萸汤治疗肝寒影响胃气上逆的呕吐,吐涎沫而头痛者,非常有效。
13、我谈一个印象比较深刻的病例。在湖北潜江县,有个姓全的病人,得了手足厥逆。开始吃了很多附子之类的药,都不管用。后来,我一看他这个人的身材、年龄、目光,都不像一个虚证,就给他开了四逆散原方。他吃了以后手足就温了。后来没巩固,又犯了。这个手足厥逆的厥冷,大家还得有这样一个体会,他手是真凉,摸着就像一块冰。另外,他手足一厥逆的时候,手就出汗,手出汗越多,手脚的厥冷就更重。这一点在张仲景的条文里没有。我第二次给他看的时候,就在四逆散里加上桂枝、牡蛎两味药,桂枝合芍药调和营卫,牡蛎潜阳、敛汗,吃了以后又见好。没巩固,又犯了。王冰说“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治阳光”。手足出汗是伤阴、泄阴,所以光理气通阳,不加上点儿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药,这还不行。后来,我就给他开了个六味地*汤,和四逆散倒换着吃,才将这个病人治好。这说明四逆散证虽然不是热厥,也不是寒厥,但是这个病倾向于热厥的方面。因为它不是阳气虚,而是阳气闭塞,“气有余便是火”,它还是能化热伤阴,所以治疗这种四肢厥逆,在必要的时候要加上一点儿养阴的药。这是用四逆散时要注意的第一点。
第二点,是吃了四逆散以后有什么反应的问题。有的人吃了第一付药很难受,吃了第二付以后心里逐渐地就舒服了,这是一个反应。我在临床上看到那个姓全的病人吃了四逆散以后,觉得肚脐底下,丹田、气海穴微微地动,他说这一动,就觉得浑身非常地好受,就在这时候,手脚就由凉变温了。我体会动的地方要不是气海就是关元。丹田、气海、关元都属于少阴。从这个反应我们再对证,为什么张仲景把四逆散放在少阴病里的意义就比较突出了。根据这个机理,用四逆散治疗因气郁而致的男性阳痿,女性性冷淡,也很有效。
14、有一次,我看一个老年人,浑身出很严重的荨麻疹,越到夜晚痒得越厉害,睡不好觉。虽然是个小病,上了年纪的人了,也是影响健康的。找过很多大夫,凉血、清热、疏风、解湿*的方子都服过,白鲜皮、地肤子、苦参、荆芥、防风也都用过,就是不好。我一看,他的脉浮而缓,就问他:“你这个疹子除了浑身痒,还有没有其他的病证啊?”他说:“我怕风,有时候还发热,发热的时候就出汗,出汗的时候就怕风。”这就和桂枝汤证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的主证吻合了,所以我毅然开了桂枝汤的原方,并嘱咐他吃药以后喝点儿热粥,盖上被子出点儿汗。果然,他吃药以后汗出了,疹子就退了,后来就掉疹子的皮屑,病就好了。从这个病例,我们可以看出抓主证的重要性。柯韵伯很有经验,他说疟疾、下利,只要出现太阳病的发热、汗出、恶风,用桂枝汤效果很好。
15、以前,我们伤寒教研室,有个陈慎吾老大夫,他的母亲得了痢疾。老太太高龄,70多岁了。陈老那可不是一般的大夫,那是经方派,很有点儿见解,看他老母亲这个病,自己就念叨,应当吃个大柴胡汤下一下,这个方子就不敢开。那个时候《伤寒论》的专家,看出来就不敢开,后来他把胡希恕胡老请去了,这么一看,胡老说赶快开大柴胡汤吧,舌苔都*了,肠胃里的热都凝结了。陈老这时候有胆量了,所以马上就开了,吃了就好了。我说这个什么用意?很不容易。当然是了,因为她是他老母亲,岁数那么高,70多岁了,大柴胡汤里有大*,有枳实,这个药的剂量也很大的,泻下的作用也很强的。总怕用的不对,对老年人有妨碍,就踌躇不前了,就徘徊不定啊,经胡老一说,他的胆子就壮起来了,壮起来他就敢用了。
16、地震那年(年),我在抚宁县,有个男同学浑身痒痒,一挠一条红线,在肉皮上鼓起来,挺难受,学习时也挠。后来找我看病,我一看,脉见浮,舌苔腻,小便发*,我说是湿热在表,用麻*连轺赤小豆汤原方,吃了两付就好了。麻*连轺赤小豆汤治疗西医所说的荨麻疹属于风湿的效果很好,所以这个方子不但能治疗*疸有表证者,而且还能治疗荨麻疹。还有就是慢性肾炎有时尿少,这个病到重的时候就小便少,出现浑身特别痒,就是肾小球肾炎最后尿少了浑身特痒痒,用麻*连轺赤小豆汤,这是一个特效方。一吃这个不但身上痒痒给止住了,而且有的时候也能利一利小便,开*门,洁净府,开外窍,利内窍。我那女孩的老师的孩子叫王鹏,十四岁得了肾炎,尿少,西医同志说是尿不出尿,尿中的废物到了血中,所以浑身又痒痒。后来怎么治?我一看他脉浮,浑身又痒痒,我就开了麻*连轺赤小豆汤,吃了一出汗,就好了。所以这个方子止痒、祛湿热的效果是很好的。
17、解放前,北京有个黑窑厂,一个青年人有结核病,中医叫痨病吐血。经过治疗,血不吐了,也乐意吃东西,都挺好了。那时,我就和他说了,你这个病好了以后,你的精神就好了,但你要避房事。我不但和他说了,我对他媳妇也说了,因为医生得负这个责任。但他没听话,后来又发了,吐血,脉细数,像线,跳的挺快,到最后也没辙了。
伤寒教研组以前有个陈慎吾老大夫,善治肝炎。一个肝硬化腹水的病人,陈老给治好了以后,就对他说回家后千万得忌房事。他没听话,很快就死了。病好了吃鸡蛋犯病的我见过,吃炖牛肉犯病的我见过,吃棕子犯病的我也见过,我是历历在目,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个小事。现代医学专讲护理工作,治病是一个方面,护理是一个方面,生活起居有一套科学方法。要是不注意这些问题,费了很大的心血,结果却毁于一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