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减少胰岛素,才能治好糖尿病 [复制链接]

1#

声明:本文内容仅为信息分享,不可作为医疗建议,文章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

今天继续连载著名民间低碳专家老河马的答网友问。

老河马原名刘佳新,曾有28年的糖尿病,并多次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包括动脉硬化、两次心梗支架、糖尿病足、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当时,老河马的病情十分危重,胰岛素打单位无效,医院都拒绝收治。

后来,他通过生酮低碳水饮食逆转了病情,不再需要任何药物,减肥50斤,颈动脉斑块显著缩小。

老河马毕业于东南大学(中国实力最强的理工科大学之一),是某电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在逆转自己的病情后,他用特有的「理工男精神」剖析肥胖、糖尿病、慢性疾病的发病与防治,发现主流医学对这些问题的认知完全搞错了。

(当然,河马叔的观点不一定全对,但至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老医院后勤副院长,通过网络社群帮助数千名网友改善和逆转2型糖尿病。

老河马读书会

我有偶尔周末逛旧书摊的习惯,某天,我在旧书摊上看见一本纸张已经泛*,书名《低胰岛素饮食减肥法》的书。

翻开扉页,赫然发现出版日期是年,也就是16年前出版的书。翻了翻,内容是讲低碳饮食减肥的。

在16年前就能把低碳饮食减肥的机理理解成激素调控,作者可比现在某些医生和营养学家瞎讲,低碳饮食通过抑制食欲减少食量减少卡路里摄入减肥,可高明多了。

作者笔名老美,字里行间不像专业人士,但一定有文化有地位。

向他致敬。

其实肥胖与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高血糖一样,都是代谢综合征的后果之一,其根源就是胰岛素抵抗。但我们尚无法解决胰岛素抵抗之前,我们有办法解决胰岛素抵抗的结果,高胰岛素血症。在我们通过低胰岛素饮食(即低碳水饮食),压低了胰岛素分泌以后,就会降低身体合成的新陈代谢水平,让身体合成血糖和脂肪的水平降低,实践表明,这显而易见的可以降低三高。其实这并不是因为减肥从而降低三高,而是肥胖与三高是同一个原因,胰岛素太高了。我们只要掌握调控患者体内胰岛素水平这个有利武器,就可以实现想胖就胖,想瘦就瘦,这不好吗?

老河马问答录

(提问者不是小帅)

到底增加胰岛素还是减少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

我们主流的糖尿病治疗方法叫“高胰岛素疗法”,就是不分青红皂白,也不分1型2型,统一用增加患者体内胰岛素水平的方法来平抑患者的血糖,然后一厢情愿的认为,患者的糖尿病得到了控制。患者就可以长寿了。

可是我们在实践中观察到这样的做法根本不管用,除了少数1型以外,2型患者该心梗心梗,该脑梗脑梗,根本不能遏止并发症的发生,这是为什么呢?

胰岛素是身体中由胰腺分泌出来的重要激素,主管身体的合成,十分厉害,合成脂肪和合成蛋白质都需要胰岛素。比生长激素对身体的影响更大。胰岛素分泌少了人就会死(1型糖尿病),但是胰岛素分泌多了也同样麻烦,这叫高胰岛素血症,会引起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诸多问题。那什么原因会引起胰岛素分泌过多呢?就是目前尚不清楚原因的胰岛素抵抗。

那我们的医生是否能分辨我们2型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水平高低吗?完全不,我们绝大多数医生甚至还会拒绝患者提出来的检测胰岛素和C肽分泌的要求,称之为无用的检查。

也就是说我们2型患者甚至有可能在身体并不缺少胰岛素的情况下,被打入了过多的胰岛素,这不是加重了高胰岛素血症的问题,妥妥增加了我们罹患并发症的几率吗?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C肽(代表胰岛素分泌水平)的参考值问题,医院实验室检测空腹的C肽的参考值是1.1~4.4ng/ml(罗氏发光免疫法)看明白没有,胰岛素分泌上下限相差4倍也被认为是正常的,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参考值是有问题的,过于宽泛。我自己当年是打过20多年胰岛素的(期间2次心梗支架),对于胰岛素这种厉害激素,甭说多大4倍了,你多打2倍试试,保证你被打的死翘翘。

按我们多年低碳者的经验,空腹C肽控制在1~1.5ng/ml是比较合适的,既能不用药而血糖控制平稳,也能保持合适的体重。低于1属于胰岛素分泌低下,不用药血糖平稳困难。高于2属于妥妥的高胰岛素血症,并发症的风险就高了,忘了说,这样的人妥妥几乎都是胖子。减肥成功,C肽才能降下来。百试百灵。

这样说来,不用问我增加胰岛素还是减少胰岛素哪种能治疗糖尿病,少的增加(1型)多的减少(2型)才是正确做法?如何确定胰岛素分泌的多少?检测呀,医院的检测设备可不是摆着玩的。

对于本身是2型又处于2型糖尿病病程末期的少部分胰岛素分泌真的低下阶段的2型患者,对这样的人要十分注意,这样的人%是瘦糖,好处是这样的人已经不大可能发生高胰岛素血症而罹患并发症的几率变低了。坏处是这类人因为胰岛素分泌低下,血糖会很不好。我们不敢肯定高血糖就没有害处,可以适当补充外源胰岛素(30u/日以内)来平抑他们的血糖。

班门弄斧,见笑见笑。

老河马.10.22

小帅说

在新发1型糖尿病患者中,完全停用胰岛素后,β细胞功能恢复的病例已经有报道,但有一些病例研究显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定期运动,有时可能使「蜜月期」延长5年。

在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中,β细胞功能部分恢复也是可能的。

关于高胰岛素血症,我写过相关文章供参考。

减肥、防病、抗衰老?一定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