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二院眼科中医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复制链接]

1#

中医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和调护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致盲。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全球糖尿病人群于年可达到3亿,其中可发展DR疾病者近1亿人。该病属于中医消渴目病范畴。根据不同阶段对视力的影响,又可归属于中医眼科的视瞻昏渺、云雾移睛、暴盲及血灌瞳神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气阴两虚是DR的基本病机,贯穿于DR的全过程,随着DR病程的发展,气阴两虚症状可日益加重,逐渐演变为阳虚,最终出现阴阳两虚。其病性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中医药治疗在改善DR患者临床症状,可控制危险因素在正常范围内,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疗效和优势。

01

治疗方法

(一)阴虚燥热证

症见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口干舌燥、心烦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眼部症状可见点状出血、少量硬性渗出等。治疗以滋阴降火润燥为主。

方药可选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减为主。药物有人参、石膏、知母、天花粉、玄参、沙参、麦冬、牡丹皮、赤芍、三七、五味子等为主。

常见的中药

(二)气阴两虚证

患者表现为气短懒言、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咽干、自汗、五心烦热、舌淡胖,脉虚细无力或细数。眼底可见斑点状出血点,视网膜出血或硬性渗出。治疗以益气养阴止血为主。

方药可选用归脾汤(人参、*芪、白术、甘草、酸枣仁、茯苓、远志、龙眼肉等)、生脉散(麦门冬、五味子、人参)、增液汤(人参、生地、麦冬)等为主。

(三)肾阴虚证

临床症状见形体消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大便干结,舌红苔少,脉细涩。眼部表现为视物模糊,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水肿、渗出、反复出血等。治以滋补肝肾,活血明目为主。

方药以杞菊地*丸加减。药物有菊花、枸杞子、山药、茯苓、丹皮、泽泻、肉桂等。

(四)阴阳两虚证

临床主要表现为形寒肢冷、全身乏力、腰膝酸软、多饮多尿、五更泄泻等,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眼部检查可见新生血管,或可出现视网膜出血和玻璃体积血等。治疗以益气补血,阴阳双补为主。

方剂以驻景丸加减方为主。主要有楮实子、菟丝子、枸杞子、五味子、肉苁蓉、肉桂、乳香、巴戟天等为主。

02

调护

《*帝内经》有云:“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因此,针对DR的治疗及调护可简单概括为16字箴言: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调畅情志、积极治疗。

(一)合理饮食

1、宜食的粗粮,如玉米、荞面、莜面、燕麦等富含维生素B、多种微量元素及食物纤维。少食含淀粉高的食物,如土豆、红薯、芋头等。

2、宜食的蔬菜,以花叶菜为主,如白菜、菠菜、生菜等,这些菜含有含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均很少,可以任意食用,还可食用苦瓜、芹菜、洋葱、香菇等。

3、宜食的水果,选用含糖量低的水果为主,包括橘子、梨、苹果、橙子、香蕉。

(二)适当运动

《外台秘要》提出:“食毕即行走,稍畅而坐。”对于DR这类人群,需规律性运动,每餐饭后,进行适当散步、瑜伽、太极等,有助于改善身体的平衡性和稳定性。以不疲劳为度,以不能强所不能为要。

避免空腹运动、无规律运动、过度运动等。

适量运动

餐后

(三)调畅情志

情志舒畅是对DR防治至关重要,可保持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调和,畅达。因此,DR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供稿:中医眼病门诊

编辑:邓露

审核:权菊玲

医院

(医院医院)

院训

仁心仁术至精至诚

门诊时间

周一至周五:8:00——11::30——17:30

周六:8:00——11:40

(验光配镜中心节假日不休息)

值班和急诊

24小时联系-(全天候服务)

就医指南

门诊大厅办就诊卡——导医台分诊——挂号就诊——检查——取药(或治疗)——住院或离院

地址

渭南市朝阳大街东段2号(乘6路、18路、路、4路公交车医院站下车)

地址导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