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魏浩通讯员陈燕尹歌
中原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国际先进医疗技术!
1月21日,医院院士工作站成立仪式暨眼底病学术研讨会”在该院德本堂隆重举行。
国际眼科科学院黎晓新院士,受聘为医院院士工作站驻站院士、首席科学家。
该工作站成立后,不仅带动我省眼科诊疗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台阶,更是中原百姓的福音:今后,患者在本地就能享受到国际水平的眼科诊疗服务。
●“玻切女王”到郑州市二院院士工作站驻站,任首席科学家
据了解,1月21日成立的郑州市二院院士工作站,是我省首个眼科院士工作站。
黎晓新院士接过郑州市卫计委主任付桂荣颁发的聘书,正式成为医院院士工作站驻站院士、首席科学家。
在院士工作站成立仪式结束后,黎晓新院士来不及休息,很快又打开课件,为在场的数百名眼科工作者,分享最新的科研技术。
据了解,此次受聘到郑州市二院院士工作站的黎晓新院士,是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主要从事视网膜玻璃体手术和眼底疾病的研究与治疗。任国家项目首席科学家,亚太玻璃体视网膜学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眼底病杂志》主编,曾获得国际眼科理事会授予的“金苹果奖”被评为“十大医学杰出贡献专家”,国际公认的“玻切女王”,承担了国家“十一五”、“”、“”、北京大学“”、“”级WHO合作等多项课题。
●科研合作已久,成立院士工作站顺理成章
在当天的眼底病学术研讨会上,国际眼科科学院黎晓新院士、医院陶勇教授、广州医院程浩教授等知名专家,就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眼内液的检测、RMD与AMD相关性研究及其影像学特点等领域内热点问题,带来国际了眼科医学的新知识、新技术。
据介绍,早在年,郑州市二院就引进国内知名的黎晓新、赵明威眼底病团队。多年来,团队专家定期来院坐诊、会诊疑难病例、科研合作、引入新技术等,促进了该院眼科,尤其是复杂眼底病的诊治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该院的眼底病专业已成立3个病区,国内各省市的众多眼底病患者,在该院得到了很好的治疗。郑州市二院院长孙世龙在受访时表示,院士工作站的建设和运行,医院为依托,以科研成果转化合作项目为纽带,通过打造优秀学术团队、培养科研创新人才队伍、申请技术创新项目等,医院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复杂疑难重症救治能力,为中原地区的眼病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诊疗服务,和方便舒适的就医体验。
●郑州眼科联盟覆盖全省,眼病患者在家享受高品质医疗
医院,郑州市二院眼科是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眼科拥有10个病区,16个专业组,年门诊量逾22万,手术2万余例。
25G、27G高速玻切仪治疗复杂性眼底疾病、内镜微创相关眼科手术、光动力疗法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全飞秒激光手术、后巩膜加固治疗高度近视等多项先进技术与国际、国内同步开展。年,该院被省卫计委批准纳入河南省“十三五”三级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医院管理序列,在医院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发挥眼科优势,在“郑州市眼科医联体”前期建设基础上,牵头成立郑州眼科联盟,组建跨区域互联协作,携手47家成员单位广泛覆盖省内各地市,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支持、共同进步的合作模式,构建辐射全省的眼科网络,持续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