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的病是多种多样的,为了让人们能记住它们,第一个发现的人常常会根据形状,给它们起一个比较形象的名字,比如“蜗牛迹样变性(snail-trackdegeneration)”就是其中之一。顾名思义,这种病变的形态一定会很贴切蜗牛爬过的轨迹。
为什么要强调“视网膜周边退行性病变”?
这个问题,相信许多人都想过,尤其是初入眼底病领域的年轻医生。有这种想法其实并不奇怪,因为大多数这种“退行性变性”是不需要治疗的,往往是看过了、知道了,也可很多年,也没有认真确认过一个“蜗牛迹样变性”。
回到上面那个小话题,为什么要强调“视网膜周边退行性病变”?这并不是一个纯理论问题,而是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尤其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eousretinaldetachment,RRD)。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发生的基本原因是视网膜和玻璃体的退行性变性,以及玻璃体对视网膜产生了牵拉作用。
视网膜裂孔:视网膜退行性变性是造成视网膜裂孔形成的基础条件,在存在玻璃体牵引的情况下,可导致视网膜撕裂,一旦这种情况发生,液化的玻璃体就会通过视网膜裂孔进入到视网膜神经上皮和RPE之间,于是RRD便发生了。
“术前忽略教训”:很多视网膜周边退行性病变甚至干性的视网膜裂孔,在白内障手术之前是不需要干预治疗的。但是,医生不能因为不需要特殊手术治疗就忽略而过,至少应该向病人提醒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另外,蜗牛迹样变性是格子样变性的早期表现,白内障手术后的未来时间里,存在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可能,尽管它与本次白内障手术不一定有直接关系。
和蜗牛扯上关系,是一件很有创意的事
在谈到视网膜周边退行性变性时,我们可以举出很多种,如格子样变性、铺路石样变性、视网膜簇状变性等等。那么,蜗牛迹样变性有什么特点?
最初起这个名字的人,一定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或者有着一个乡村经历的童年。我们中的很多人都知道蜗牛,或者还吃过蜗牛,但有时间闲情逸致地看着一只蜗牛慢吞吞地爬过,然后再看看后面留下“一串什么样的脚印”,这大概很多人不太容易做得到的。
这是多年前的一张照片。一天早上,无意间看到楼下一棵不太高的杏树上,静静地趴着一只蜗牛,看了半天,它一动也不动,懒懒地像睡着了,没有看到它的爬行轨迹,于是把照片拍了下来。
蜗牛迹样变性的眼底特点
所谓的蜗牛迹样变性,发生在视网膜的赤道部或更前一点的部位,它并不像格子样变性那样,给出一个很典型的“格子样”外观。从形态上,也与非压迫白不一样。
蜗牛迹样变性发生时,在视网膜的周边部,会看到灰白色带状或斑块状改变,边界并不像有的变性那样勾勒得十分清楚,而是比较模糊,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温润感觉。假如进行自发荧光检查,AF呈强荧光。这种强荧光,与格子样变性时的强弱间杂荧光有明显不同。多波长影像进行分层观察的意义在于,它可以比较直观地显示蜗牛迹样变性的病变层次,这是利用了不同波长光穿透能力差异原理,这种变性主要表现在浅层视网膜,脉络膜层并没有受到影响。
我从海子边走过
王富彬
我从海子边走过
看云
在蓝天飘过
熟了满界的秋
红了夏草
黄了杨叶
犹然绿的云杉林
望过去
是如白的
仙乃日峰巅的雪
我从海子边走过
听风
在绿甸吹过
青藏高原的秋
牦牛徐踱
羊群漫坡
莲花台下的卓玛拉措湖
翡翠碧荡
玉盏莹瑶
膜拜这千年的佛说
我从海子边走过
荡然挥去
无名的愁索
你看
天高野阔云飘去
荣辱营营
一芥子
须弥纳过
赴青藏高原义诊,工作环境海拔平均在-米。义诊现场,支起几个帐篷,便是一个“医院”。
因为海拔的原因,当地蔬菜只看到了白菜和土豆。虽然也有细菜,但都是外面运进来的。
土豆长得很小,大约鸽子蛋大小的样子,摆小摊的小贩,将小土豆用铁丝穿起来,像烤羊肉串那样“烤”,吃起来和内地的土豆味道不一样,一股甜味。
苹果也小,买了几个,皮厚,咬上去硬硬的感觉,果汁也不多。
去西藏,是一种阅历,那里心是干净的,天是干净的,人是淳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