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第25个全国爱眼日。国家卫健委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眼健康工作进展及成效。会上,国家卫健委发布《中国眼健康白皮书》,明确下一步将结合我国国情和致盲性眼病疾病谱变化,编制“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进一步完善三级防盲和眼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基层眼科专业队伍建设,建立眼科医疗质量控制体系,推动眼科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努力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眼健康需求。
我国盲和视觉残障的发生率下降了37.8%和15.4%
视觉是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防盲协会共同发起的在全球消灭可避免盲的行动计划,当时罗列了5个疾病,白内障、沙眼、儿童盲、河盲、屈光不正与低视力,中国政府是最早承诺参加全球行动计划的国家之一。从年参加视觉行动以来,中国取得了哪些眼健康方面的成绩?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王宁利在会上表示,经过了这21年,我们做了9省的抽样调查发现,我国盲和视觉残障的发生率下降了37.8%和15.4%。
在白内障方面,王宁利表示,年我国万人中白内障手术例数是多,现在经过21年的发展,我们百万人群中的白内障手术例数接近0,这个数字是非常震撼的。还有儿童盲,儿童盲一旦发生是终生盲,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损害是极其巨大的。但是卫生部发布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指南以后,经过推广,该病的发生率已经大幅度下降,已经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此外,年的时候我们已经完成了消灭致盲性沙眼的任务,所以,致盲性沙眼已经不是威胁中国人民视觉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了。
专家呼吁:
把眼病筛查纳入到慢病筛查系统中
“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其实,80%的眼病可防可治可控,这80%中的80%是可以通过眼底照片,眼底诊断做出诊断和筛查。如果大家每年都做一张眼底照,那么我们疾病的早查早筛率最少能上升60%,如果扣除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眼病的和早期预防最少能上升50%。王宁利表示。
现在常见的5大眼病的筛查中,人工智能筛查的准确率可以接近90%,可以帮我们节约大量的人力成本。再通过无线网络,把信息流动,把病人患者的流动改成信息流动,在疾控筛查方面的成本将大幅度的下降。所以我们也号召国家在下一步,在经济发展容许的情况下,能把眼病筛查纳入到慢病筛查系统中,能够保证危险人群一年一次的眼底检查。
问题透视:
儿童青少年近视已成中国视力损伤主要原因
根据国家卫健委统计,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0%,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0%。儿童青少年近视已成为中国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执行主任许迅表示,近视是我国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眼病之一,严重影响了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近视有一个特别大的特点,一旦发生了就不可逆转,所以治好近视眼是办不到的。特别是在低年龄阶段发生近视眼的孩子,更容易变成高度近视眼,导致视力损伤,甚至老年以后因此失明。
整个防控过程中,医防协同是贯穿近视防控全程的重要策略,许迅介绍,上海在前两年制订了地方标准——《中小学生屈光不正筛查规范》,今年已被国家卫健委纳入国家卫生行业标准。近十年来,我们建立了“市、区、社区”的医防衔接网络,实行了近视分级分诊和转复诊的制度,至今已经为多万儿童青少年建立了屈光发育档案,我们通过运用“互联网+明眸APP”的形式将死档案变成了活档案,能够有效衔接资讯查阅、儿童眼健康情况查询、宣教、筛查、转复诊和干预治疗。在宣教方面,发起了“目”浴阳光的科普行动,我们制作传唱了《爱眼歌》,根据疫情形势,创编了非接触眼保健操等。
许迅表示,青少年的近视防控任务非常艰巨,有一种观点说从学校开始防治近视,其实进了小学已经晚了,我们现在希望能够从0岁开始就开展覆盖近视全周期的、高品质的视觉健康服务,医防协同,这样才能看到近视眼发病率、患病率下降的曙光。
专家答疑:
近视眼会不会致盲?激光手术能否一劳永逸?
许迅表示,近视眼随着近视度数的发展,眼轴逐渐变长,就像一个气球越吹越大,在最薄弱的地方,也就是在眼底,会出现像萎缩、组织变薄甚至破裂,对于这样的情况,目前的治疗效果是有限的,一些人就因此而失明。所以我们应高度重视,因为近视性的眼底病变已成为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成年人主要的致盲眼病,它不单单是戴眼镜这么简单。很多年轻的同志可能还有一个误区,近视不就是戴个眼镜吗?其实(高度近视)眼底的并发症多发生在40、50岁以后,所以未来的工作、老年生活可能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还有一种讲法,认为近视做激光手术就可一劳永逸。许迅表示,其实,激光手术可以矫正近视,把眼镜摘掉,但并不能改变已经变大、变形的眼球,也不能改变已经出现的眼底问题,所以也就不能降低盲和视力损伤的风险。从这点看来,预防近视发生、防止近视度数快速增长,对于预防近视可能带来的严重危害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新民晚报驻京记者潘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