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效果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zgbdf.net/m/曾几何时,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和病理性近视等疾病一直困扰着我们眼科医生,这些眼病的发生发展和眼部组织的缺血缺氧相关。新生血管可发生于角膜、虹膜、脉络膜及视网膜等多种眼组织中。虹膜、视网膜和脉络膜新生血管可引发眼压升高、玻璃体出血、视网膜下出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等,从而引起剧烈眼痛、危害患眼视力。
当时推测视网膜缺血区域会释放某种类型的未知因子,促进新血管的生长(即新生血管形成)。现在人们发现了被称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分子,并发现在有新生血管的眼睛中,其浓度远高于没有新生血管的眼睛。动物模型还显示,人为创造的视网膜缺氧会导致VEGF增加,将VEGF注射到眼睛会导致虹膜新生血管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VEGF参与许多血管生成依赖性疾病的发病及其进展,包括癌症、某些炎性疾病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肿瘤相关基础研究获得了重要进展,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肿瘤中血管形成有密切关系。
进入21世纪初,抗VEGF也进入临床治疗。首先是年Genentech(基因泰克)公司开发的抗VEGF药(Avastin)被美国FDA批准为直肠癌一线治疗。
不久之后即年12月,一种抗VEGF药物Macugen(哌加他尼钠pegaptanib,最初是Eyetech/Pfizer公司,后来是Bausch+Lomb公司)首次被批准用于眼科,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湿性AMD)。
年基因泰克与诺华的眼科业务部共同合作开发第二个眼科抗VEGF药-Lucentis(雷珠单抗),因其显著的效疗使抗VEGF药物声名鹤起。当年《科学》杂志称Lucentis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让新生血管性AMD患者得到视力提高的治疗方法”,将其评为年度十大科技成果之一。
说起avastin、lucentis和Macugen,有一些有趣的历史渊源。前两者都是genetech(基因泰克)公司的产品,两者主要的区别是一个分子大,一个分子小些。avastin上市,原来用于治疗结直肠癌,随后他们设计出分子量小的lucentis专门用于眼内注药,希望能更好地穿透视网膜。在做Lucentis的临床试验时,很快就报道了非常让人振奋的结果:可以提高CNV患者的视力。这是以往任何疗法都无法做到的。消息传出,眼科医生们都非常希望能早些用上这一疗法,但那时lucentis还处于临床实验,没有正式上市,大多数眼科医生都弄不到这个药。于是有急于尝鲜的人盯上了已经上市了的Avastin,他们用avastin为AMD/CNV的患者眼内注药,效果很好!很快avastin眼内注药开始风行,适应症越来越广,这对患者和医生而言是绝好的消息。但genetech却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因为如果大家都用价格便宜量又足的avastin,他们苦心开发出来的昂贵的lucentis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genetech不支持avastin用于眼内注药治疗CNV,也没有向FDA申请将其适应症扩大,这就是为什么avastin治疗CNV在全球一直是off-label。genetech提前结束了lucentis的临床试验,将其正式上市。当时并不是所有的医生都买lucentis的账,大部分人都相信两者的作用是相差不大。于是就出现了一段时间avastin和lucentis并存于眼科应用,作用相近,但价格相差百倍的奇怪现象。而我们国医院对avastin也趋之若鹜大量应用,avastin的好处是便宜,硬伤是需要分针和off-label。
所以Macugen是生不逢时,一方面受avastin的“非法”挟持,另一方面Lucentis的出场瞬间抢走Macugen市场,Macugen销售额直线下降,年销售额较年下降0.89亿美元。
出来混的,迟早要还的!
一直到年9月,医院眼科avastin分针眼内炎群体性事件发生,上海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确认使用的avastin为假药。一锤定音,从此avastin在眼科的超适应症应用销声匿迹。
avastin在眼科的应用终止,也给另一种抗VEGF药物带来机会。
年获批的重组融合蛋白药物阿柏西普(Eylea)虽然比Lucentis晚约5年上市,但短时间内就已经奠定了抗体(融合蛋白)在全球AMD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年Eylea的销售已经超过Lucentis。从此抗VEGF药物单抗类和融合蛋白类在全球眼科的双雄争霸一直存在。
今天先写个开场白,准备写写眼科抗VEGF系列小文章,先列个提纲。
眼科抗VEGF的前生今世
一、抗VEGF的历史渊源
二、抗VEGF和PRP之争
三、单抗和融合蛋白之争
四、国产创新抗VEGF横空出世
五、传统抗VEGF的软肋和硬伤
六、抗VEGF创新和展望
七、基因治疗生物制剂的研究
原来的人民日报健康号《眼科医生林东晓》一不小心注销了,大家有兴趣可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