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老人在家总觉得安心些!不过,人老了毛病也多了,尤其是老年病——高血糖!
糖尿病是一项高风险疾病,这是因为有90%的人群并不知道自己处于糖尿病的风险当中。据悉,一项哈佛大学的研究指出,肥胖、饮食问题、体力活动不足等推高了中国糖尿病的发病。
那么,糖尿病在前期有哪些征兆呢?
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会有“三多一少”的明显症状(吃得多,喝得多,尿的多,体重降低)但其实,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早期的症状也不同!
血糖会“说话”,4个症状暗示你血糖已飙升,当心糖尿病!
1、尿多,尿液发白
如果你发现最近这段时间上厕所的次数多了,尿量也多了,有时候24小时可达20多次,甚至尿液泡沫多,发白,就可能是高血糖了!
2、超喜欢吃甜的,但是日渐消瘦
对甜食有很深的渴望,越甜越好,而且怎么吃都不胖,还瘦了,你就要当心是不是高血糖了。
3、总觉得无力,想睡觉
以前精神抖擞,现在睡眠充足还是觉得没力气,据报告,2/3糖尿病患者有无力的症状,甚至超过消瘦的人数。这是因为血糖不能进入细胞,细胞缺乏能量,因此血糖高的准妈妈常常感觉疲乏无力,精神状况差。
同时,糖尿病有这8个不典型症状,有2个以上就要注意了:
1.口干舌燥,饮料越甜越好;2.老是感觉饿,不吃就心慌;3.四肢纤瘦,肚皮却越来越大;4.皮肤老是发痒,容易长疖子;5.颈脖子,胳肢窝发黑;6.手脚麻木、刺痛或感觉迟钝7、走路容易累,肌肉酸痛;8.低血糖症状,如心慌、出汗、手抖等;
如果您出现了以上2-3个症状,建议做葡萄糖耐量试验。临床上常用糖耐量试验来诊断病人有无糖代谢异常。
为什么大家这么害怕糖尿病,这是因为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从上到下,从头到脚有至少80多种,使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品质进入深渊,糖尿病的难题在于并发症的威猛。
比糖尿病更可怕的“并发症”!其中4个并发症最严重:
1、糖尿病肾病
这个是最可怕,也是发生频率最高的,糖尿病肾病,其中以尿毒症最为明显。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5年后才会发生糖尿病肾病。2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时即可伴有糖尿病肾病。
2、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最初的糖尿病并发症,症状是脚部出现溃疡和感染,严重的还会导致走路困难。糖尿病人中有25%会发生足溃疡,而足溃疡会显著增加截肢风险和死亡率。
3、糖尿病性心脑血管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常累及脑血管、心血管、肢体血管、肾血管等。不论哪一种血管疾病,都在时刻威胁我们的生病,猝不及防!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可以表现为:睡觉胸闷;腿脚痛;头昏、走路不稳、恶心、耳鸣、半边身体麻木;腿肿。
4、糖尿病性眼病
常见的糖尿病性眼病其实有7种,比如视网膜病变,色素病膜,白内障,视神经病变,视网膜血症,青光眼,屈光病变。发生率最高的是视网膜病变。
如今的失明患者中,约25%是由糖尿病所致。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眼病中人数最多,也最易导致失明的疾病,其次是白内障。
专家表示,如今白内障是老年人常见眼病,但是如果患者有糖尿病史,那么原有的白内障发病率就会加速,其致盲率比常人高3到5倍。
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几率非常高,那么多久会发生并发症呢?有关数据统计显示:
3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在46%以上;5年以上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在61%以上;10年以上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高达98%。
尤其是长期血糖增高或是血糖不稳定的患者,很可能提前出现更多的并发症。
所以,防治糖尿病的基础是要控制血糖的高低,除了要按时吃降糖药,也要时刻控制饮食,避免血糖的升高。糖尿病患者可以牢记以下口诀:
先菜后饭,血糖减半,先饭后菜,血糖翻番;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越喝越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一些食物同样含有“天然胰岛素”对血糖控制也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将它们所含的“天然胰岛素”善加利用,是很不错的辅助控糖手段。从根源上出发,杜绝疾病(意外)的发生。
一种天然的“胰岛素”,泡水多喝一喝,平稳血压降血糖,“赶走”并发症!
俗话说“一两玉米须,二两黄金”!
这是由于玉米须对我们现在社会中的降“三高”有很大的作用。
玉米须茶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血中凝血酶原,加速血液凝固,显著的降低血糖作用,每天饭后一杯,是糖友们控制血糖的有力帮手。
中以玉米须为主料,结合了决明子、桑叶、葛根、荷叶、栀子、木瓜、菊花等中药材,针对性地缓解“三高”。
1、决明子: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从而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抑制了胆固醇的合成,有效降血脂。
2、桑叶:桑叶里面还含有桑叶多糖,能促进身体分泌胰岛素,这些胰岛素能促进体内糖的代谢,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
3、葛根:葛根中的葛根素,能保持血糖稳定。它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对于三高人群十分有利。
饭后,用ml的开水冲泡5分钟饮用,有助于降血糖,让血糖稳定在“安全”范围内。
点击下方即可“获取”调配好的同款茶包↓↓↓
一天一杯,调节体内的血糖、血压、血脂平衡,对“降三高”有比较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