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变能治好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福州爱尔郑宏华练就玻切绝技,在微米 [复制链接]

1#
患了白癜风如何治疗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507/f2p1drr.html

显微镜下,他手持微米级器械,在小如龙眼的眼球最底部,像微雕一样在薄如蝉翼的视网膜上精雕细琢,稳稳地完成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挽救患者视力。

博士毕业后,医院眼底病科副主任郑宏华专攻眼睛“底片”修理技术,胆大心细的他,为许多濒临失明的眼疾患者争得最后一丝光明。

为了克服玻璃体切割术(玻切术)的短板,让左手和右手一样稳健,他曾用整整一年的时间左手吃饭、写字,练就了“左右开弓”的玻切“绝技”。

牢守“底线”、力挽狂澜

当好光明的守门员

“眼底病是可怕的致盲‘杀手’,眼底位于眼睛的最深处,遍布血管与神经。如果眼底坏了,视力恢复就很难了。”作为眼底病专家,郑宏华牢守视力最后的底线,当好光明的守门员。

前不久,40多岁的装修工人阿强(化名)砸墙时被反弹的水泥块砸破眼球,眼内容物随着裂口流出,更可怕的是,水泥块进入眼球内。如果不取出水泥块,阿强后半辈子势必“暗无天日”了。但要取出很难,因为眼球角膜破裂受损,水肿模糊,手术视野严重受到影响,医生无法像往常一样通过透明的角膜直视眼底。如果在眼球内乱捞,势必会损伤视网膜,造成永久失明。

紧急时刻,郑宏华凭借丰富的手术经验和熟稔于心的眼球解剖结构,在几乎“盲切”的状态下顺利为阿强施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手术持续3-4小时,最终取出了水泥碎块,并修复视网膜,为阿强保住视力赢得了机会。

而这场手术也为医院集团第二届“指尖比武”玻切手术大赛的第一名和“力挽狂澜奖”。

为了精益求“睛”

长期改用左手吃饭写字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并非每位眼科医生都能操作。手术方式就是在眼球上开三个小切口,一个插入灌注管,用来灌注液体,维持眼压;一个用来放光导纤维,照亮眼底;另一个则用来放置针头般的切割头,用来切除病变的玻璃体。

所用的器械也都非常精细,如48G针头,比头发丝还细,甚至水通过都会堵塞。而视网膜更是比纸还薄,术中要对其进行修复、剥膜,操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70多岁的林爷爷视物变形,被查出黄斑裂孔。如果不加以干预,严重损害中心视力,一旦并发视网膜脱离,就会彻底失明。郑宏华为他制定了严谨的手术方案,通过“玻切术+内界膜剥除覆盖裂孔闭合术”,解除了内界膜对裂孔的牵拉,并覆盖裂孔促进其闭合,恢复视力。

“厚度仅微米(0.25毫米)的视网膜有十层,内界膜是第一层,剥膜手术动作好比是在薄纸上撕掉一层,还不能损伤纸张。”郑宏华介绍,术中稍有手抖,都有可能损伤视网膜,给视力带来不可逆的损害。

术后,林爷爷恢复很好,近日复查,右眼视力已经从0.05提升到0.3。

“可以说,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眼科中技术含金量最高、操作精细且复杂的手术,堪称在鸡蛋膜上微雕。”而郑宏华之所以能气定神闲地完成如此高难手术,不仅因为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还得益于十几年的训练,让他拥有一双灵巧的“好手”。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讲究“稳、准、精”,如果光靠右手,有时候视网膜的不同部位无法触及。为了克服这一手术短板,让左手更加灵活,与右手完美配合,精准完成手术,郑宏华常年坚持练习左手,特别是初学玻切术时,曾坚持用一整年的时间左手吃饭、写字。

如今,他能在极其狭小的眼球空间里,操作自如,四两拨千斤,把过去需要耗时半个多小时的剥膜动作,缩短到几分钟内完成,让手术更安全。

只因眼睛最奇妙

他愿为眼科终其一生

从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后,谈起选择当眼科医生的原因,郑宏华说,最初是为眼睛着迷,后来是责任。

“眼睛是最奇妙的器官。”郑宏华说,它不仅非常精密和复杂,也是全身唯一借助眼底镜,就能肉眼看到血管和神经部位的器官,“眼睛虽小,却给予了人们无限的光明和希望,而一旦失明,带来的恐惧,仅次于死亡和恶性肿瘤。”工作越久,他越能感受到眼科医生的责任。

刚毕业那会,医院(现在第九〇〇医院仓山院区)眼科工作。“接诊过一个小伙子,才30多岁,患糖尿病十多年,一次也没有查过眼底,直到没有光感才来就诊,不仅视力丧失,因为糖网引发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痛到不得不摘除眼球。”郑宏华特别惋惜。

长期的临床工作中,越来越多因糖尿病、高度近视引发的失明结果,让郑宏华意识到,除了提高自己的治疗技术,尽可能挽救患者视力之外,更要做好预防科普工作,因为这些都是可防可控的。

为此,他牵头开展“糖尿病眼病关爱日”活动,每个月14日,在医院进行科普和义诊,免费为患者眼底筛查,及时发现致盲风险。

“我们的眼睛好比是照相机,眼底就是底片,底片不好了,换再好的‘镜头’(比如做近视手术、摘除白内障等)都没用……”在每一次的讲座中,他总能通俗易懂地将科普知识传递给市民。

郑宏华还带领团队为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建立眼健康档案,由专科护士担任眼健康慢病管理师,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长期复查、治疗管理。同时承诺对视网膜脱离患者,直接开通绿色通道,24小时内手术,尽可能及早挽救视力。

最大成就感

莫过于让患者复明

耐心、温暖,讲解起病情不厌其烦……是许多患者对郑宏华的印象。他的诊室里挂满锦旗,每一面都诉说着患者对他的感激。

闽侯的郑奶奶便是在郑宏华这治疗眼睛后,和他成为了忘年之交,一见到他,便会用福州方言夸赞:“郑主任,丫哦,丫哦!”

70多岁的郑奶奶饱受眼疾之苦。20多年前,她的右眼被诊断为“葡萄膜炎”,彻底失去了视力。年,她左眼也出现眼痛、眼红,越来越模糊,直到只能看到人影,她才求诊于郑宏华,被确诊为“双眼陈旧性葡萄膜炎”。

“右眼已回天乏术,但仅存0.01的左眼视力还能挽回、提升”。郑宏华反复鼓励郑奶奶不要放弃光明,并为其制定了诊疗方案。经治疗,郑奶奶的视力恢复至0.25。

重获光明,让郑奶奶对郑宏华充满了感激。此后,她的亲友眼睛出问题,她都一一带去找郑宏华。临近节假日,她还经常风雨无阻送一些亲手制作的点心给郑宏华。

“从01年工作到现在,22年了,最有成就感,莫过于让失明者复明。”郑宏华说,有一回下乡义诊,一个病人突然跑过来,说还记得他,这让他特别感动,他明白,对于患者而言,有光和没有光,就是天堂与地狱之差,能为患者挽回视力,哪怕是0.01的提升,都会被感念一生,而他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为此,他坚定地带着团队在守护光明的路上不断前进。每一周,在科里组织医生一起学习文献,年轻医师有不懂的问题,他毫无保留传授。每月的技能学习,他总是手把手指导年轻医师在实验室进行动物眼实操训练。

无论是在门诊中,抽丝剥茧为患者分析病情,还是在手术台上精益求“睛”,郑宏华不忘初心,在守护患者眼中星辰大海的征程中砥砺前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