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刘育銮通讯员王雄罗思琪
近日,坪山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部搭建桥梁,新生儿科与眼耳鼻喉科会诊协作,运用数字化广域眼底成像设备,成功开展一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主要发生在眼底,需要由专门从事ROP相关临床工作的眼科医师,通过专业仪器检查才能发现。为贯彻落实《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深圳市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项目实施方案和工作指南(修订)的通知》要求,提高辖区0-6岁儿童眼健康水平,让患儿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优质医疗服务资源,真正实现“大病不出坪山”的愿景,该院特地引进新生儿数字化广域眼底成像设备和专业的眼科医师,并于每周三上午开设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门诊,为辖区早产儿提供更加安全、快捷的检查。
该院眼科医生介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发生在早产儿(出生时孕周37周)眼部的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疾病,与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及缺氧有关,出生孕周和体重越小,发生率越高,早期进行眼底筛查和正确治疗可以阻止病变的发展。
据了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对象主要有2种,一是出生时体重低于g或出生孕周小于32周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二是对患有严重疾病或有明确较长时间吸氧史,儿科医师认为比较高危的患者可适当扩大筛查范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首次检查应在宝宝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1~32周。
坪山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部负责人杨汉华表示,“该技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辖区早产儿眼底病变筛查技术的空白,也标志着该院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救治技术的最后一个拼图的完成。”
坪山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作为广东省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网络的区级成员(区级新生儿救治中心),近年来已先后救治百余名患有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先天性食道闭锁、肠道穿孔等危重疑难危重新生儿,其中最小的早产儿胎龄仅为25周,多学科协作救治危重症患儿的综合优势愈发鲜明。自组建儿童保健部后,更加健全完善了儿科、新生儿科、儿童保健科、眼耳鼻喉科等的联合诊疗机制,为保障新生儿视力提供更加便捷、安全、高质量的健康服务。
该院眼科医师特别提醒:1.因检查前准备时间较长,请检查当天于9点前到达眼科门诊,开具检查单及检查用药。检查前散瞳约1小时,待瞳孔充分散大后才能进行检查;2.筛查前1小时不能给孩子喂奶、水或其他食物,以防在检查中出现呕吐引起窒息,发生意外;3.部分宝宝检查后会出现眼睑红肿,结膜下出血及面部出血点,观察数日会自动吸收;4.回家后需连续3天滴抗炎眼药水,每天4次。
审读:谭录岗蒋祝璇